C-TPAT:即海關- 商貿fan恐怖聯盟(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C-TPAT :供應鏈安全管理9.11事件發生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時間,供應鏈的安全管理仍是一大課題。根據《The Journal of Commerce 》與Unisys 在 2004 年末進行的一次調查,負責管理全球供應鏈的專家擔心全球商業仍然容易受到潛在的、非常嚴重的破壞,而最薄弱的安全漏洞發生在裝貨地點或前往港口的路上。
除恐怖襲擊外,貨物盜竊及其它相關罪行所帶來的商業及經濟損失亦不容忽視 --- 平均每年全球貨物被竊的直接成本高達300億美元,若再加上調查費用、保險費用,及其它間接成本,損失的金額可再增一倍。
在后 9.11 時代,于商業上與港口興起了一系列為fan恐的運輸安全計劃,其中一項由美國海關推動,與進口商、物流業及制造廠商合作的「C-TPAT – 海關 - 商貿反恐怖聯盟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影響
更嚴謹的供貨商監察
首先,本地廠商 / 供貨商作為美國進口商的商業伙伴,將會面對進口商更高的安全程序要求及更嚴謹的監察。自 2005 年 3 月25日起, CBP已進一步收緊對其美國進口商成員的安全要求,其中包括規定進口商須訂立書面和可核實的程序以挑選商業伙伴,包括制造商、產品供貨商和賣家;進口商亦須具備文件證明整個供應鏈內的商業伙伴均達到 C-TPAT 的安全標準 (或外國海關當局實施的同等供應鏈保安計劃的標準 ) 。
服務競爭區別因素
作為 C-TPAT 成員,不論是進口商或運載商等,都能藉此令它們的貨物和服務在競爭對手中區別出來。對于非 C-TPAT 成員來說(例如外地制造廠商、貨倉經營者等 ) ,也面臨一定的市場壓力而考慮邀請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查他們的保安程序、發出類似ISO 9001的證書,向外界顯示他們已遵循相關的供應鏈安全指引。
更安全的全球采購供應鏈
進口商 / 國家 ( 不限于美國,亦不論是否 C-TPAT )對供應鏈安全的關切將會令安全考慮成為采購要求中的一部份。進口商會透過訂單、證書、行為守則、經銷商手冊等,將安全責任加于制造廠商身上。
誕生背景:C-TPAT反恐計劃是美國國土安全海關邊境保護局在911事件后為了保護美國國土安全而制定的。通過反恐驗廠可以使工廠的產品由快速通道進入美國,減少海關檢驗環節,保障貨物安全,從而獲得美國買家的青睞。
了解更多可咨詢肯達信總部-張小姐-15562757234
關鍵因素
ctpat認證的關鍵因素是很多企業所關注的,可以細分為下面九個點:
1.商業伙伴要求;
2.實體安全;
3.通行管制;
4.程序安全;
5.人事安全;
6.安全培訓及警覺意識;
7.信息技術安全;
8.貨物安全;
9.貨柜及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