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宏觀戰略的開拓與微觀基礎的堅守。
它既有安徽技術這樣,以“闖”為刃的宏觀開拓;也有如蕪湖型材的奮斗者般,以“質”為核的微觀堅守。
從一個集體到一個標桿,從“闖”的開拓到“質”的堅守,他們共同詮釋了海螺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擔當。
# 篇章一 · 闖安徽技術:敢為人先,在外貿藍海劈波斬浪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這不僅是國家前行的方向,也與海螺集團的發展步調同頻共振。安徽技術的發展歷程,正是這一戰略的生動踐行。
回望1985年,三位創業者僅憑十萬元借款起步;到2018年,安徽國貿加盟海螺集團,自此安徽技術的發展更是駛入了快車道。乘著集團發展的東風,公司將“為國家技術引進和出口創匯”視為己任,以“闖”為刃、以“創”為擎,在外貿浪潮中劈波前行。
2025年,3條大型船舶揚帆遠航,2條進口索道成功簽約,2臺機車與75臺平車馳騁南美,46船動力煤供應項目穩健落地……近年來,公司年進出口額保持在15億至20億美元。這組亮眼數字,既是“敢為人先”精神的傳承,更是公司深度融入集團、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嶄新篇章。

“這條路,從來都不好走。”安徽技術公司黨委書記、總裁莊斌兵坦言。從第一次出口萬噸船舶時的忐忑,到首次出口氫能源機車的執著,再到打造招投標服務平臺時的突破——每一個“第一次”,都是他們在“無人區”里留下的足跡。“我們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沒有路標,沒有地圖,只能靠著自己一步步走出來。”海外工程事業部總經理周強的這番話,道出了這個集體創新路上的艱辛與堅持。

正是這份敢為人先的勇氣,推動著企業不斷創新。在貿易板塊,公司早已超越傳統“中間商”的角色定位,通過整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打造了從市場洞察、資源組織、金融支持到物流保障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在工程咨詢板塊,旗下的安天利信公司將創新刻入發展基因,其自主研發的“安天e采招投標服務平臺V1.0”榮獲2025年安徽省首版次軟件認定,標志著公司從傳統工程咨詢向“高科技工程服務集成商”的成功轉型。

“‘博采世界技術,助力安徽發展’——這十二個字是我們的立身之本。”莊斌兵的語氣格外認真。從最早為美菱、榮事達引進生產線,到如今服務新能源、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這份初心在四十年的創新實踐中不斷升華。“許多省內著名企業早期發展的背后,都有我們貢獻的一份力量。”在莊斌兵看來,所有的創新與突破,最終都為合肥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這份責任感同樣體現在公司服務社會的方方面面。安徽省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在創造可觀利稅的同時,以多元方式回饋社會:從消費幫扶到捐資助學,從援建希望小學到持續贊助全省大學生國際商務談判大賽,將“為安徽外貿培養更多優秀貿易人才”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使命。
與此同時,公司深度融入區域發展脈搏,參與全省醫療設備帶量集采,助力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投身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負責建設運營“安徽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全省外貿企業打造一站式服務窗口。
四十載光陰如水,安徽省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用“闖”開辟道路,用“創”構筑優勢,將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變為“可能”。正如莊斌兵所言:“路是闖出來的,事業是創出來的。”
如安徽技術“闖”出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海螺集團宏觀戰略的精彩落筆。
而“質”,則是支撐這一切的堅實基石。
進入新時期,集團正加快構筑“一基五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不僅需要宏觀的戰略開拓,更需要微觀的品質堅守和“質”的飛躍。在蕪湖型材,這種對“質量第一”的執著,和“以創新推動轉型”的追求,正由無數像崔中強一樣的奮斗者在生產一線扎實踐行。
# 篇章二·質蕪湖型材:精益求精,以創新筑牢品質防線
質量是企業開拓市場的底氣所在,創新是驅動轉型發展的核心引擎。而聚焦于蕪湖型材公司生產管理一線,生產品質處副處長崔中強擔任著質量管理的“把關者”,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精神,筑牢產品質量防線,以“敢突破”的向新精神,推動公司工藝創新、產品升級落地生根。
過程管控精益求精
“我們質檢人員是最直接的把關人員,一定要心細如發且敢于較真,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不能放松!”利用早會、班組會,崔中強經常向一線質檢員宣貫強調質控的重要性,讓質量理念深植每位員工心中。特別是公司推出了戶外地板新產品,為確保新品質量“零缺陷”,他帶領工段及崗位對外加強與行業廠家技術交流,內部組織專題會學習總結,建立了原料入廠檢驗、擠出生產、成品性能檢測、后道加工及發貨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以最快時效解決了顏色波動、性能不達標及生產波動等棘手問題,前三季度戶外地板單品產銷實現1000噸,極大地增添了公司做強板材市場的信心。

戶外地板廠家交流(左二)
技術創新服務市場
本著“競爭在市場,實力在工廠”的原則,崔中強主動提升站位,創新改進工藝配方,滿足客戶多樣化產品需求。
“客戶要高白度型材,且價格要有優勢,我們就得啃下這塊硬骨頭!”針對淮南客戶特殊訂單需求,崔中強帶著工藝技術員加班加點調試,優化配方原料配比,最終色相、質量、成本均滿足客戶訂單要求,成功幫助市場搶奪訂單330噸。為助力公司海外市場拓展,他根據東南亞及歐美等市場差異化需求,開發了經濟型、中高端等多套配方,形成了公司差異化配方體系;同時,前后調試美式模具4個系列24套,截至目前,生產出口訂單超900噸。在推動產品升級上,他積極對接股份部室,推進PVC發泡戶外地板、墻板及復合板等新品研發,不斷探索塑造具備獨特競爭優勢的核心產品。

墻板、復合板新產品設備

優化配方申報創新項目
下一步,崔中強及其品質隊伍將繼續堅守“質量第一”初心,在技術創新、產品轉型的新征程上加速奔跑,用更優的產品、更好的服務,向著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奮力前進!
一個集體,一個標桿;一個“闖”字當頭,一個“質”字為先。
我們看到的是海螺人“敢為人先”與“精益求精”的兩種面貌,更是驅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同一種精神內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