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能裝備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紅,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亞明一行赴公司開展調研。調研組通過聽取公司及蘭州電修公司的工作匯報并組織交流研討,全面復盤了企業經營現狀,明確了2026年及“十五五”期間的發展方向,為企業精準“把脈開方”,也為中能裝備所屬單位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指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月華,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春民參加會議。
在調研會上,王永紅以“創新驅動,打造核心優勢,求真務實,深耕‘三新’裝備,譜寫中能裝備特色發展新篇章”為主題,系統闡述了中能裝備明年的整體發展思路。他強調,中能裝備必須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發展道路,既要清醒認識產業結構單一、系統集成能力不足等短板,也要充分發揮在部分專項領域持續深耕所形成的技術和市場優勢。
王永紅指出,中能裝備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十五五”規劃中關于能源戰略的新部署,把握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帶來的重大市場機遇。他提出“六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堅持能源為根、制造為本筑基;堅持主責主業、拓展相關多元;堅持縱向延展、追求系統集成;堅持創新引領、引進自研結合;堅持價值導向、規模效益并重;堅持自身實際、投資避重就輕。在此基礎上,中能裝備要恪守“三個方向”——立足裝備制造、追求系統集成;立足基建服務、走向生產運維;立足傳統業務、開拓戰新產業;并踐行“三個路徑”——打造“三新”裝備,建設“七個核心”,落實“三大主線”。
王永紅充分肯定了公司取得的業績,指出公司實現了新老業務并舉與規模效益并重,新班子在研發、市場、履約、經營和團隊建設上協同發力,有效促進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和諧,實現了黨建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此外,在公司的幫扶下,蘭州電修公司也已扭虧為盈并持續盈利,為中能裝備整體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他也指出,兩家企業在各業務板塊仍存在短板,目前距具有競爭力、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尚有差距。
面向未來,王永紅對公司提出明確要求:要在“優存量”的基礎上著力“開新業”,推動新興業務和轉型產品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雙重突破,打造如“電抗器”“磨煤機”一樣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新業務,在新產品、新模式、新制造上求實效,在建設綠色工廠、智能工廠和推行6S管理上求提升,并強調,公司要進一步加大對蘭州電修公司的支持力度,推動雙方融合發展。
李亞明在講話中強調,要強化安全生產和履約管理,緊盯2025年收官任務,力爭超額完成目標。針對2026年,他提出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開拓新業務,實現營收和利潤穩步增長。他指出,公司要明確戰略方向,聚焦大市場、聚焦競爭力,在功能價值、經濟性、可靠性和便利性上實現突破,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并就科技投入與利潤加回機制、工資總額單列等具體政策進行解讀,鼓勵兩家企業在精細經營和資源統籌上持續發力。
王永紅在總結中特別強調,必須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上級股東要求與自身發展追求,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并將其切實轉化為年度計劃。發展過程中,必須聽黨指揮、把準方向;必須結合實際,不好高騖遠;必須求真務實,不好大喜功;必須謙虛謹慎,不夜郎自大;必須海納百川,不格局狹隘,以此實現“安防無事故、客戶無投訴、經營達預期、風險控得住、創新有成果、人才能輩出、品牌聲譽好、發展有出路”的良性發展格局。
張月華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深入踐行集團公司“四新”能建與中能裝備“三新”裝備戰略要求,以“三大主線”為方向,以“七個核心”為路徑,用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十五五”跨越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同時將嚴格按照中能裝備托管工作要求,進一步發揮雙方各自優勢,細化管控措施,助力蘭州電修公司不斷提升經營質效,推動經營成果再上新臺階。
王春民匯報了公司當前產品在創新優化、定向研發、高端產品的技術突破以及潛在的市場規模等方面情況。
會后,王永紅一行實地參觀了公司電力電子試驗大廳與氫能測試平臺,現場察看了核心設備與測試流程,對公司在電力電子與氫能領域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成果表示肯定。
中能裝備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工會主席席俊生一同調研。中能裝備總經理助理,綜合辦公室、戰略與投資部、市場經營部相關人員,公司領導班子成員,蘭州電修公司主要負責人參加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