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一直是最難標準化的環節。
尤其在涉及?;返膶嶒灜h境中,試劑種類多、流轉頻繁、責任人不固定,人工登記與紙質臺賬的方式往往只能做到“事后可查”,而在事中、事前階段幾乎無法做到及時監控。
部分機構開始探索RFID智能化管理系統,希望借助自動識別和數據追溯手段,將?;返墓芾憝h節從“人工登記”轉向“系統識別、自動記錄”。

本期,斯科信息針對實驗室場景,發布一套“基于RFID技術智能化解決方案”,并融合了AI算法、人臉識別、稱重傳感、數據追溯等多項核心技術,實現對?;?、試劑、出入人員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無論是物品出入、人員權限,還是實時監控、數據追蹤,都能做到“可查、可控、可溯”,重新定義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邊界。
一、RFID智能設備落地方案
1、RFID智能危化品柜
CK-GWHA智能?;饭?/a>結合RFID識別、人臉識別與稱重模塊,解決了危化品“賬實不符”和“取用無記錄”的管理痛點。

主要技術特征:
雙人雙鎖安全機制:支持刷卡 + 人臉識別雙重認證,可設定權限角色,確保高風險試劑需雙人同時確認方可開柜。
自動盤點與記錄上傳:每次柜門關閉后,系統自動進行RFID盤點,平均速率約400 pcs/s,可實時上傳出入庫信息,無需人工操作。
氣體與環境監測:內置VOC氣體檢測模塊、溫濕度檢測模塊,可對有毒氣體泄漏進行聲光報警;柜體采用PP阻燃材質并具防腐設計。
可級聯擴展:支持多柜聯網管理,通過以太網或WiFi實現集中控制。
2、RFID智能稱重臺
在?;肥褂眠^程中,單純的出入記錄并不能反映真實的消耗情況。
CK-DP14G RFID智能稱重臺通過“RFID識別 + 高精度稱重”的組合,實現對試劑使用量的實時記錄。

主要技術特征:
識別與稱重一體化:臺面集成RFID天線,可在放置試劑的同時自動識別標簽信息;稱重精度可達1g級,支持1g–30kg范圍。
多種認證方式:支持人臉識別、刷卡、指紋登錄,確保每次稱重操作都有明確責任人。
快速響應:響應速度1秒內完成識別和數據寫入,可同步試劑重量變化與操作人信息。
信息登記與改寫:用戶可在稱重界面直接完成標簽注冊、信息錄入或修改,實現現場快速更新。
3、RFID安全門禁
實驗室安全不僅在物品,也在“人”。
CK-T2B RFID安全門禁系統以UHF超高頻識別技術為基礎,配合AI算法識別與EPC過濾機制,實現對人員與物品的精準通行管控。

主要技術特征:
識別速度與范圍可調:識別速率超過500次/秒,范圍可調至10米以內,并可設定前后識別寬度,避免串讀。
智能過濾與報警:可設置多組EPC合法過濾規則,當未經授權的物品被帶離實驗室時,系統自動觸發聲光報警。
云端統一管理:支持MQTT協議,可與后臺平臺對接,實現遠程監控、門禁狀態上報及參數配置。
二、軟件管理系統
通過完整的RFID智能管理系統,實驗室的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從分散記錄向統一、可追溯的數據化管理轉變。

系統能夠帶來以下關鍵效果:
自動盤點:每次柜門關閉即可統計庫存,數據實時同步;
使用閉環:從物品取用、稱重到歸還,全程自動記錄;
權限控制:不同人員對應不同操作范圍,防止誤用或未授權操作;
預警提醒:庫存不足、過期或異常使用信息實時推送;
數據追溯:所有操作可生成記錄報告,便于審計和責任確認。
借助這些功能,實驗室不再依賴人工經驗進行安全管理,而是以數據為核心進行決策,提高監管效率的同時,顯著降低風險。
三、管理流程

第一階段:入庫與信息注冊(在RFID智能稱重臺完成)
信息錄入: 將新采購的危化品放置在RFID智能稱重臺上。操作人員在管理系統中輸入危化品信息,如名稱、規格、MSDS、保管人、供應商等。
綁定與發簽: 稱重臺通過其內置的RFID讀寫器,將上述信息寫入一個高頻(HF)或超高頻(UHF)RFID標簽中。該標簽與容器當前重量(皮重)綁定。
粘貼標簽: 將RFID標簽牢固地粘貼在危化品容器上,完成“一瓶一碼”的身份賦予。
第二階段:存儲與監控(在RFID智能?;饭裢瓿桑?/span>
自動感知入庫: 將已貼標的危化品放入RFID智能危化品柜。柜內多層分布的RFID天線會自動掃描并識別所有放入物品的ID和位置,同時稱重模塊會記錄當前總重(毛重)。
數據實時同步: 掃描和稱重數據通過網絡實時上傳至中央管理平臺,自動更新庫存臺賬,實現庫存數量與重量的精確、實時可視化。
第三階段:領用與出庫安全(涉及智能柜與安全門禁)
領用審批: 用戶在系統提交領用申請,經負責人審批通過。
授權取用: 授權人員通過刷卡、刷臉或密碼等方式打開智能柜。取出所需危化品。
自動記錄: 關門后,柜子再次自動執行RFID掃描和稱重,通過比對取用前后的重量差和物品信息,自動記錄領用人、時間、物品、取用重量等,生成出庫記錄。
安全門禁核查:
人員攜帶?;吠ㄟ^RFID安全門禁時,門禁的RFID讀寫器會快速讀取所有試圖帶出物品與人員工卡的標簽信息。
AI算法將RFID讀取到的物品信息與系統中的領出記錄進行實時比對:
合規情況:物品已被合法領出,人員身份匹配 → 正常放行。
違規情況:發現未授權或未登記的?;繁粩y帶 → 立即觸發聲光報警,并抓拍圖像、記錄事件,通知安全員處置。
第四階段:歸還與報廢(閉環管理)
歸還/報廢操作: 將空瓶或余料帶回,在RFID智能稱重臺上進行操作。稱重臺讀取標簽并更新容器狀態(如“空瓶”或“余料”重量),數據回傳平臺,完成本次領用的閉環。報廢流程類似,登記后移至廢品區。
四、結語
實驗室智能化管理的核心,不是用更多設備去替代人,而是用技術減少不可控。
RFID系統讓管理者清晰掌握每一瓶?;?、每一次稱重、每一名操作人員,信息實時可查、可控、可溯,使實驗室安全和效率同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