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高:溶劑快速蒸發,易導致漆面橘皮、針孔,同時加速VOCs排放,增加涂層脫落風險。
過低:溶劑揮發慢,漆面易流掛、沾灰,還可能出現“咬漆”問題,嚴重影響外觀。
濕度控制:理想相對濕度為45%-65%,直接關聯漆面固化與壽命。
過高(>70%):水性漆干燥變慢、生產周期延長;溶劑型漆易與水汽反應,出現發白、失光,還可能滋生霉菌污染車間。
過低(<40%):空氣干燥引發靜電,導致涂料顆粒分布不均、附著力下降;漆面流平不足易生橘皮,且抗紫外線能力減弱,粉化褪色時間從4-5年縮短至2-3年。
空氣過濾:經初效(濾>5μm顆粒)、中效(濾1-5μm顆粒)、高效(HEPA濾>0.3μm顆粒,效率99.97%)三級過濾,搭配單向流/亂流通風。
人料管理:人員穿無塵服、經風淋室除塵;物料進車間前用高壓水槍+溶劑清潔,傳輸時用密封設備或防塵罩。
設備工藝:噴漆機器人密封設計、懸掛鏈裝防塵罩;打磨用濕式或吸塵設備,噴漆設獨立噴漆房(帶漆霧處理)。
三、通風換氣:安全與效率的“雙保障”
核心作用:
安全層面:及時排出涂裝產生的VOCs(有害且易燃易爆),稀釋濃度避免火災爆炸,保護員工呼吸、神經、血液系統健康。
工藝層面:引導涂料顆粒均勻分布,減少堆積/噴涂不均;加速漆面干燥,避免沾灰;確保烘干工序熱量均勻,提升固化效果。
實現方式:以機械通風為主(大功率風機+合理風道),結合自然通風(屋頂天窗、側墻百葉),平衡效率與能耗。
四、光照:漆面質量的“火眼金睛”
核心要求:需接近自然光(D65標準光源,色溫6500K),兼顧質量把控、效率提升與人員健康。
質量把控:真實呈現涂料本色,便于調色、噴漆時精準控色,同時發現微小漆面缺陷。
效率提升:充足光線讓工人看清噴槍噴霧狀態(形狀、均勻度)和打磨表面平整度,減少返工。
健康保護:自然光(采光天窗)+專業燈具(高顯色、無頻閃)結合,減輕視覺疲勞。
五、靜電防護:噴涂與安全的“平衡術”
靜電的雙面性:利用靜電吸附(涂料帶同性電荷、車身接地帶異性電荷)可提高涂料利用率,但積累過多易產生火花,引發爆炸。
防護措施:
設備接地:金屬設備(噴漆、輸送、烘干)與車身均需接地,消除靜電積累。
靜電消除器:在車間入口、噴漆房附近安裝,中和非導電材料(如塑料件)表面靜電。
人員規范:穿戴防靜電服、鞋、手套,避免快速摩擦等易產靜電動作。
六、噪音控制:員工健康的“防護墻”
噪音來源:風機、壓縮機、泵、噴槍等設備運轉,長期高分貝環境會損傷聽力、降低效率、引發煩躁情緒。
控制手段:
源頭降噪:給高噪音設備裝隔音罩。
建筑吸聲:墻面、天花板用吸音棉、穿孔吸音板,減少聲波反射。
布局優化:將高噪音設備遠離工作區域,降低員工接觸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