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一般是以畫面的一個豎邊為三角形的一個直角邊,底邊為三角形的另一個直角邊。這種構圖大都注意被攝物的方向性。景物的運動方向或面向應該對著三角形的斜邊,使運動物體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間,給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在橫幅或豎幅畫面中均可選用,其特點是豎邊直線可顯示景物之高聳,底邊橫線又具有穩實、安定感,并且富有運動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構圖的雙重優勢,同時左右直角邊靈活多變,很受攝影家們的喜愛,所以使用較多。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的靈便性還表現在底邊長豎邊短或底邊短豎邊長均可選用,只要三個角中有一個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這種形式構圖。
(5)圓形構圖
圓形構圖是把景物安排在畫面的中央,圓心正是視覺中心。圓形構圖看起來就象一個團結的團字,用示意圖表示,就是在畫面的正中央形成一個圓圈。
圓形構圖,除了圓形物體以這種圖式表示其圓外,實際上有許多場景可用圓形構圖表示其團結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許多人圍著一個英雄模范在簽名,不少少年兒童正聚精會神地聽老人講故事,小朋友們圍著圓圈做游戲等,均可選用圓形構圖。
圓形構圖給人以團結一致的感覺,沒有松散感,但這種構圖模式,活力不足,缺乏沖擊力,缺少生氣。
(6)S形構圖
S形實際上是條曲線,只是這種曲線條是有規律的定型曲線。S形具有曲線的優點,優美而富有活力和韻味。同時,讀者的視線隨著S形向縱深移動,可有力地表現其場景的空間感和深度感。
S形構圖分豎式和橫式兩種,豎式可表現場景的深遠,橫式可表現場景的寬廣。S形構圖著重在線條與色調緊密結合的整體形象,而不是景物間的內在聯系或彼此間的呼應。
S形構圖最適于表現自身富有曲線美的景物。在自然風光攝影中,可選擇彎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徑、礦山中的羊腸小道等等,在大場面攝影中,可選擇排隊購物、游行表演等場景;在夜間拍攝時可選擇蜿蜒的路燈、車燈行駛的軌跡等等。
(7)十字形構圖
十字形是一條豎線與一條水平橫線的垂直交叉。它給人以平穩、莊重、嚴肅感,表現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為十字最能使人聯想到教會的十字架,醫療部門的紅十字等,從而產生神秘感。
十字形構圖不宜使橫豎線等長,一般豎長橫短為好;兩線交叉點也不宜把兩條線等分,特別是豎線,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長為好。因為兩線長短一樣,而且以交點等分,給人以對稱感,缺少了省略和動勢,會減弱其表現力。
十字形構圖的場景,并不都是簡單的兩條橫豎線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場景均可選用十字形構圖。如正面人像,頭與上身可視為垂直豎線,左右肩膀連起來可視為橫線;建筑物的高與橫的結構等。也可以這樣講,凡是在視覺上能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選用十字形構圖。
四、光圈、快門、對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決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門的速度。要學會手動拍攝就必須學會光圈與快門的設定配合。
1、曝光量與光圈的關系
光圈是照相機鏡頭中可以改變大小的孔洞。它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線量。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光圈開得越大,通過鏡頭進入的光量就越多。這就好比房間里的窗子,它開得越大,進來的光線越多。
光圈的數值通常用f-stop值來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開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門速度不變時,光圈的大小決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會過度,照片就會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會不足,照片就會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與快門的關系
快門是控制光線進入的閘門。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高,通過鏡頭進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當于開窗子時間的長短。
光圈與快門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們的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響著。如果將光圈收小一級(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將快門速度調慢一倍(例如由1/60減至1/30),它們的曝光量是一樣的。
3、對焦的重要性
對焦是指將鏡頭對準被拍攝對象后,調整鏡頭的焦距,使圖像變得最清晰的過程。只有對焦正確圖像才可能清晰,否則圖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與光圈、距離、焦距的關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們要拍攝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縱深范圍。當鏡頭對焦于拍攝目標時,這一點對應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圍內的景物也能被記錄得較為清晰,這個范圍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縱深景物的清晰范圍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縱深景物的清晰范圍也就越小。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鏡頭焦距及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離:在鏡頭焦距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越接近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小,越遠離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離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鏡頭的景深大,長焦鏡頭的景深小
數碼相機的拍攝方法與傳統相機是基本一樣的,但由于兩者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在膠片上成像,后者是在CCD元件上成像,所以在拍攝方法上也有不同之處。
一、拍攝的基本步驟
1、準備工作
在相機中安裝好CF存儲卡,裝入四節5號鎳氫電池,將模式轉盤旋轉至AUTO檔(全自動模式),將模式開關設為拍攝模式(向上撥)。
2、接通電源
按下電源按鈕(ON/OFF),電源指示燈將亮起綠光。
3、使用變焦桿取得所需的構圖
將變焦桿向順時針方向撥動,鏡頭向長焦(望遠)方向變化,拍攝主體將放大。將變焦桿向逆時針方向撥動,鏡頭向短焦(廣角)方向變化,拍攝主體將縮小。
本機鏡頭焦距為5.4-16.2毫米,你可以在相當于35毫米膠片相機的35-105毫米的范圍內調整視角(3倍光學變焦),(標準鏡頭為50毫米)。
4、半按快門對焦
半按快門按鈕,相機會自動設置曝光及焦點。完成測光和對焦后,相機會發出兩次提示音,取景器旁的指示燈會亮起綠光或橙光。如果液晶顯示屏開啟,自動對焦框會呈現綠色。如果拍攝主體難以對焦,取景器旁的指示燈會閃動黃光,而相機會發出一次提示音。
5、使用對焦鎖
按下DISP鍵開啟液晶顯示屏,將鏡頭對準拍攝主體,半按快門按鈕鎖定焦點,重新構圖,然后完全按下快門按鈕拍攝圖像。
6、拍攝
完全按下快門按鈕以釋放快門,相機會發出快門聲音,在聽到快門聲音之前,不可移動相機。完成拍攝后圖像會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約兩秒鐘。
為了節省電源,可以按DISP按鈕關閉液晶顯示屏,只使用取景器進行拍攝。構圖時,要讓主體處于取景器內框的中央部分(自動對焦范圍內)。由于取景器與鏡頭的位置有偏差,所以在光學取景器內所見到的圖像與實際的圖像會稍有不同,這種現象在近拍時尤其明顯。這時最好使用液晶顯示屏進行取景。
7、關閉電源
再次按下電源按鈕(ON/OFF),即可關閉電源。
二、查看拍攝效果
1、拍攝后立即查看圖像
拍攝后,圖像會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兩秒鐘。
如果在圖像顯示時持續完全按下快門按鈕,或者按下SET鍵,圖像會一直顯示在屏幕上。
再次半按快門按鈕即可停止顯示。
2、在播放模式下查看圖像
將模式開關向下撥,即可切換到播放模式。
(1)顯示單張圖像:
剛開始,液晶顯示屏上會顯示最后拍攝的一張圖像。在多功能選擇器上左右按動方向鍵,即可查看已經保存在存儲卡上的所有圖像。
(2)放大圖像:
將變焦桿向順時針方向撥動,即可放大圖像。在多功能選擇器上左右上下按動方向鍵,可以在放大的圖像上移動視點。
將變焦桿向逆時針方向撥動到底,可以取消放大顯示。
(3)在索引模式下查看圖像:
將變焦桿向逆時針方向撥動,可以在索引模式下同時查看9個圖像。在多功能選擇器上左右上下按動方向鍵,可以更改圖像選擇。
將變焦桿向順時針方向撥動到底,可以取消索引顯示。
三、刪除圖像
1、單張圖像的刪除
將模式開關向下撥,切換到播放模式。在多功能選擇器上左右按動方向鍵,選擇需要刪除的圖像,按下FUNC刪除鍵,經確認后按下SET鍵,這張圖像被刪除。
2、所有圖像的刪除
在播放模式下按下MENU(菜單)按鈕,選擇“全部刪除”命令,再按下SET鍵出現確認屏幕。選擇“OK”,再次按下SET鍵,所有圖像將被刪除。
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相比,功能設置和參數調節比較復雜。不同的相機差異較大,但也有共通之處。本教程以佳能A75為例,對其外部標志進行詳細講解,以幫助大家迅速掌握數碼相機的操作方法。
一、數碼相機常用功能與參數的設置
1、MENU按鈕(菜單鈕)
(1-1)拍攝菜單(拍攝模式)
①、智能自動對焦:將其設置為“開”,相機會在拍攝時自動選擇自動對焦框(本機采用9點自動對焦)。將其設置為“關”,自動對焦框變為中央框(一點對焦)。
②、防紅眼功能:設置防紅眼燈是否亮起。
③、自動對焦輔助光:在某些黑暗的環境下拍攝,將其設置為“開”,相機會在半按快門鍵時發射自動對焦輔助光,以協助對焦操作。如果在黑暗的環境下為動物拍攝,則需要關閉光束以免動物受驚。
④、數碼變焦:約3.2倍。結合光學變焦(3倍),圖像放大倍數可在3倍至10倍之間變化。
數碼變焦是一種利用成像面的變化而非焦距變化實現的偽變焦,是采用“插值”的方法,即根據中心像素點的顏色參數模擬出周邊像素值的方法來實現的。因為數碼變焦往往會使照片不清晰,所以能不用時就不要用。
⑤、圖像確認:用于設置釋放快門按鈕后,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圖像的時間,可在2秒-10秒之間調節。
⑥、日期標記:在圖像數據中加入日期。
(1-2)播放菜單(播放模式)
①、保護:保護圖像免被意外刪除。
②、旋轉:把顯示的圖像順時針旋轉90或270度。
③、聲音記錄:為圖像加上聲音記錄。
④、全部刪除:刪除CF卡上所有圖像(受保護的除外)。
⑤、自動播放:自動逐個播放圖像。
⑥、打印命令:打印圖像。
⑦、傳輸命令:預先設置將會由相機傳輸到計算機的圖像。
(2)設置
①、靜音:將其設置為“開”,可以一次性關閉起動聲音、操作聲音、自拍機聲音及快門聲音。
②、音量:用于調整起動聲音、操作聲音等各種聲音的音量。
③、節電:自動關機功能:如果將其設為“開”,則在拍攝模式下,在最后一次相機操作后約3分鐘(此值可調),電源會自動關閉。
顯示屏關閉功能:在最后一次相機操作后約1分鐘(此值可調),液晶顯示屏會關閉。注意:此時相機電源并未關閉。
④、日期/時間:用于日期和時間及日期格式的設置。
⑤、格式:對CF卡進行格式化處理。
⑥、文件編號重置:設置指定圖像文件編號的方式。
⑦、橫豎畫面轉換:設置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顯示屏是否自動旋轉該圖像。
⑧、距離單位:設置手動對焦指示燈所顯示的距離單位的格式。
⑨、語言:設置液晶顯示屏上菜單及提示的使用語言。
⑩、視頻輸出制式:設置視頻輸出信號的標準。我國為PAL制。
(3)我的相機(自定義相機設置)
對個性組合(標題)、啟動圖像、起動聲音、操作聲音、自拍機聲音、快門聲音進行自我設定。
2、FUNC按鈕(功能鈕/單張圖像刪除鈕)
(1)曝光補償
在典型的曝光不足場景,如在逆光、強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等場景,物體亮部的區域較多,應增加曝光量即使用EV+。
在典型的曝光過度場景,如密林、陰影中的物體、黑色物體的特寫等場景,物體暗部的區域較多,應減少曝光量即使用EV-。
通俗地說就是“白加黑減、亮加暗減”。意思是:越白越要增加曝光量,越黑越要減少曝光量。越亮越要增加曝光量,越暗越要減少曝光量。
(2)閃光輸出
在M(手動)模式下拍攝時,閃光輸出會以三個等級控制。
當閃光輸出較低時,圖像上出現的陰影會較少。調整閃光輸出要同時考慮拍攝環境和相機與拍攝主體的距離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