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新型垃圾場滲瀝液調節池整改方案
目前有很多調節池已投入使用,需要后期改造防止臭味。如果調節池本身形狀較為規則且有足夠的施工場地,一般采用“濕法”施工。
“濕法”施工程序為:調節池外場地平整→實地丈量、確定裁膜尺寸→浮蓋膜裁減、焊接→制作、安裝浮子→安裝氣體收集主管與支管→浮蓋膜牽引安裝→安裝重力壓管→安裝雨水導排系統。
此種方法施工后浮蓋膜整體效果較好,但有足夠的焊接場地、牽引設備和場地。如果調節池中水位較深,應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
某市廢棄物生態處理場調節池柔性浮蓋系統施工與底部防滲一起施工,因此池中未進液體,并且調節池周邊無足夠場地施工,因此采用“干法”進行浮蓋膜安裝。首先清理池底部積水與淤泥;然后在調節池四周安裝DN250的集氣主管,為氣體有效收集,沿池體四周坡度安裝DN110導氣支管;在池內進行浮蓋膜的安裝、焊接,并同時安裝浮子系統與檢查孔;當底部浮蓋主體施工完畢后采用四周錨固溝的形式進行固定;***安裝膜蓋上部重力壓管系統與雨水導排系統。當所有系統安裝完畢后,可以進行充水調試確定運行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