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杭州一水硫酸亞鐵
藍綠色單斜結晶或顆粒。無氣味。在干燥空氣中風化。在潮濕空氣中表面氧化成棕色的堿式硫酸鐵。在56.6℃成為四水合物,在65℃時成為一水合物。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冷時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在熱時較快氧化。加入堿或露光能加速其氧化。相對密度(d15)1.897。半數致死量(小鼠,經口)1520mG/kG。有刺激性。無水硫酸亞鐵是白色粉末,含結晶水的是淺綠色晶體,晶體俗稱“綠礬”,溶于水水溶液為淺綠色。用于色譜分析試劑。點滴分析測定鉑、硒、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劑。制造鐵氧體。凈水。聚合催化劑。照相制版。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淺藍綠色單斜晶體。
熔點(℃):64(失去3個結晶水)
相對密度(水=1):1.897(15℃)
分子式:FeSO4?7H2O
分子量:278.05
溶解性:溶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醇。[1]
化學性質
在干燥空氣中會風化。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成棕黃色堿式硫酸鐵。10%水溶液對石蕊呈酸性(Ph值約3.7)。加熱至70~73℃失去3分子水,至80~123℃失去6分子水,至156℃以上轉變成堿式硫酸鐵。易溶于水(1g/1.5ml,25℃或1g/0.5ml沸水)。不溶于乙醇。具有還原性[2]。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用于制鐵鹽、氧化鐵顏料、媒染劑、凈水劑、防腐劑、消毒劑等,醫藥上作抗貧血藥。[2]可用于子宮肌瘤引起的慢性失血
用作分析試劑及制鐵氧體原料;作為飼料添加劑的鐵強化劑。;農業上可用作農藥,能防治小麥黑穗病,蘋果和梨的疤痂病、果樹的腐爛病;也可用作肥料,能除去樹干的青苔及地衣。是制造磁性氧化鐵、氧化鐵紅和鐵藍無機顏料、鐵催化劑及聚硫酸鐵的原料。醫藥上用作局部收斂劑及補血劑。此外還用作色譜分析試劑等。食用級用作營養增補劑,如鐵質強化劑、果蔬發色劑。[
健康危害:對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引起咳嗽和氣短。對眼睛、皮膚和粘膜有刺激性。誤服引起虛弱、腹痛、惡心、便血、肺及肝受損、休克、昏迷等,嚴重者可致死。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具刺激性。[1]
生態破壞是指人類活動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顯著減少和結構顯著改變,從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過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濫采濫捕使珍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生產力下降,植被破壞引起水土流失等等。環境污染則指人類活動的副產品和廢棄物進入物理環境后,對生態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擾亂和侵害,特別是當由此引起的環境質量的惡化反過來又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質量時。環境污染不僅包括物質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也包括由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引起的污染,如熱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環境污染還會衍生出許多環境效應,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氣污染,除了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還會造成酸雨。
應當注意的是,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往往難以截然分開,它們之間常常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因果關系和相互作用。
環境問題的發生和發展
環境問題是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人口數量也迅速增長。人口的增長又反過來要求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如此循環作用,直至現代,環境問題發展到十分尖銳的地步。環境問題的歷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