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農業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分子式為FeS04.7H2O,含鐵20.09%、含硫11.53%,為藍綠色晶體,俗稱“綠礬”。硫酸亞鐵化學性質常不穩定,易失水氧化而變成棕色的硫酸鐵,特別是在高溫、光照強或有堿性物質存在的條件下更不穩定。用來溶解硫酸亞鐵的水如果PH值大于6.5時就會失去效力。如果硫酸亞鐵因保存不善,由藍綠變成棕色時,此時的硫酸亞鐵已氧化成硫酸鐵,而無法為花卉植物吸收利用。防治方法如下: 一、把溶解硫酸亞鐵的水的酸堿度調整到PH4左右。方法是往水中加優質米醋或稀硫酸,用石蕊試紙測量水中的酸堿度,開始先不加一點,測試一次,直到把水的PH值調到4為止。然后放入硫酸亞鐵溶液后再用石蕊試紙測一次,如果PH值仍是4左右,即可用此硫酸亞鐵溶液澆灌因缺鐵而發黃的花卉。一般情況只要花卉植物缺鐵黃化,盆中的PH值必然較高,用此低PH值的硫酸亞鐵溶液澆灌才會使盆土的PH值降低一些,從而達到為缺鐵花卉補充鐵元素的目的。 二、把硫酸亞鐵制成螯合物鐵肥施用。在一般的化學試劑商店都能買到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C10H14N2O8Na2)化學上稱為“螯合劑”。螯合劑的好處是與它相結合的金屬,不易被化學反應所沉淀,但能為植物所利用。制作方法是取6克硫酸亞鐵和8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把這兩種物質同時溶于1升水中(把PH值調到小于6),把此溶液存入容器中備用。如果需要為缺鐵花卉補充鐵元素時,按1升水加入10毫升此溶液的比例使用。
硫酸亞鐵含鐵19—20%,含硫11.5%,是一種良好的鐵肥。喜酸性植物,經常使用可防治黃化病的發生。鐵元素是形成植物葉綠素所必須的,缺鐵時,葉綠素的形成受阻使植物發生缺綠癥,葉片變成淡黃色。 硫酸亞鐵的水溶液,可直接提供植物可吸收利用的鐵,并能夠降低土壤的堿性。施用硫酸亞鐵,一般來說如果用0.2%—0.5%的溶液直接澆灌盆土,會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澆人土中的可溶性鐵,會很快地被固定成不溶性的含鐵化合物而失效,因此,為避免鐵元素的損耗,可采用0.2—0.3%的硫酸亞鐵溶液對植物進行葉面噴施。由于鐵元素在植物體中的移動性很小,因此應連續向葉面噴施3~5次,使全部葉片均能接觸到鐵溶液,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因此,正確施用硫酸亞鐵應該是采取0.2~0.3%的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硫酸亞鐵易溶于水,應該隨配隨用,不能久存,防止其氧化而失效,同時,也應正確掌握其使用濃度,如果濃度過大,對植物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硫酸亞鐵化肥:1、性能特點:調節土壤酸堿度,促使葉綠素形成(亦稱鐵肥),可防治花木因缺鐵而引起的(黃化病)。是喜酸性花木尤其鐵樹不可缺少的元素。2、用法及用量和防治對象(1)用法:①、10克兌水4~5斤,葉面噴霧。②、正常生長期,每月1~2次。③、防病期,10~15天一次,連續2~3次。(2)用量:10克兌水7~9斤,澆灌盆土,約20天一次。(3)防治病害與原理:主治(黃化病)。主要表現:在幼嫩的葉片上,始初葉肉變黃,后葉片兩側,中部或葉尖出現焦褐斑;久之,葉片脫落。原理:調節土壤酸堿度,利于喜酸性花木正常生長。3、適合植物:各類喜酸性花木,硫酸亞鐵 七水硫酸亞鐵 一水硫酸亞鐵 飼料級硫酸亞鐵 化肥級硫酸亞鐵如:鐵樹、杜鵑、茶花、米蘭、吊蘭、文竹、白蘭、一品紅、五針松柏、茉莉、蕨類、棕櫚類及各類盆載花木盆景。由于土壤多是“南酸北堿”, 原產南方的園林植物移栽至北方時多使用硫酸亞鐵調節。4、注意事項:勿過量使用,若因為過量使用而出現了燒苗現象,請用以下方法↓ ①、若噴施:用清水在葉片正反面反復多噴幾次。 ②、若灌根:用清水多灌幾次盆土。 藍綠色單斜結晶或顆粒。無氣味。在干燥空氣中風化。在潮濕空氣中表面氧化成棕色的堿式硫酸高鐵。在56.6℃成為四水合物,在65℃時成為一水合物。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冷時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在熱時較快氧化。加入堿或露光能加速其氧化。相對密度(d15)1.897。半數致死量(小鼠,經口)1520mG/kG。有刺激性。【硫酸亞鐵 七水硫酸亞鐵 一水硫酸亞鐵 飼料級硫酸亞鐵 化肥級硫酸亞鐵】
工業上用于制造鹽、墨水、氧化鐵紅和靛青等,并用作媒染劑、鞣革劑、凈劑消毒劑及木材防腐劑等。開碧源硫酸亞鐵廠專業生產一水硫酸亞鐵,七水硫酸亞鐵。其藥劑系列包括聚丙烯酰胺(陽離子、陰離子)、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鐵、堿式氯化鋁、三氯化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