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又稱硫酸低鐵、綠礬、鐵礬)
性狀:天藍色或綠色的單斜晶系列晶體,無臭,味咸、澀;具有刺激性。14.8度狀態(tài)下:密度為1.8988g/cm3;15度狀態(tài)下:密度為1.897g/cm3.熔點64℃,溶于水,不溶于醇系。干燥空氣中風化成白色粉末。有腐蝕性,在濕空氣中即迅速氧化變質成黃棕色堿式硫酸鐵。300℃時為無水物,繼續(xù)升溫則被分解為三氧化二鐵、水、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氣體。主要用于凈水、凈化煤氣、制作顏料、印染行業(yè)。
GB10531-89 水處理劑硫酸亞鐵主要質量指標QYBKSCLQQMA:
指 標 名 稱 指標/% 飲用水 工業(yè)水用 優(yōu)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硫酸亞鐵(FeSO4?7H2O)含量≥ 97.0 94.0 90.0 97.0 90.0
二氧化鈦(TiO2) 含量≤ 0.5 0.5 0.75 0.5 0.75
水不溶物 含量≤ 0.2 0.5 0.75 0.2 0.75
游離酸(以H2SO4計) 含量≤ 0.35 1.0 2.0 — — —
砷(As) 含量≤ 0.0005 0.0005 0.0005 — — —
重金屬(以Pb計) 含量≤ 0.002 0.002 0.002 — — —
水處理應用中硫酸亞鐵的化學反應原理:6FeSO4+KClO3+3H2O==2Fe2(SO4)3+KCl+2Fe(OH)3 生成的Fe(OH)3是膠狀物質,能吸附水中的雜質懸浮物,起到凈水作用。
硫酸亞鐵的作用:
醫(yī)藥領域:主要體現在補鐵補血,治療缺鐵性貧血癥;還用作局部收斂劑及補血劑等。
治療貧血癥,可能有副作用包括惡心和上腹部不適。
硫酸亞鐵在血中被銅藍蛋白氧化成Fe3+后,與血漿中的轉鐵蛋白結合,被運送到體內各組織。通過轉鐵蛋白受體以胞飲作用的形式進入細胞內。鐵還參加體內的一些生物化學過程,包括線粒體的電子傳遞、兒茶酚胺代謝及DNA的合成。此外,在線粒體上與原卟啉及珠蛋白結合,形成血紅蛋白。
藍綠色單斜結晶或顆粒。無氣味。在干燥空氣中風化。在潮濕空氣中表面氧化成棕色的堿式硫酸鐵。在56.6℃成為四水合物,在65℃時成為一水合物。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冷時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在熱時較快氧化。加入堿或露光能加速其氧化。相對密度(d15)1.897。半數致死量(小鼠,經口)1520mG/kG。有刺激性。無水硫酸亞鐵是白色粉末,含結晶水的是淺綠色晶體,晶體俗稱“綠礬”,溶于水水溶液為淺綠色。用于色譜分析試劑。點滴分析測定鉑、硒、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劑。制造鐵氧體。凈水。聚合催化劑。照相制版。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淺藍綠色單斜晶體。
熔點(℃):64(失去3個結晶水)
相對密度(水=1):1.897(15℃)
分子式:FeSO4?7H2O
分子量:278.05
溶解性:溶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醇。[1]
化學性質
在干燥空氣中會風化。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成棕黃色堿式硫酸鐵。10%水溶液對石蕊呈酸性(Ph值約3.7)。加熱至70~73℃失去3分子水,至80~123℃失去6分子水,至156℃以上轉變成堿式硫酸鐵。易溶于水(1g/1.5ml,25℃或1g/0.5ml沸水)。不溶于乙醇。具有還原性[2]。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用于制鐵鹽、氧化鐵顏料、媒染劑、凈水劑、防腐劑、消毒劑等,醫(yī)藥上作抗貧血藥。[2]可用于子宮肌瘤引起的慢性失血
用作分析試劑及制鐵氧體原料;作為飼料添加劑的鐵強化劑。;農業(yè)上可用作農藥,能防治小麥黑穗病,蘋果和梨的疤痂病、果樹的腐爛病;也可用作肥料,能除去樹干的青苔及地衣。是制造磁性氧化鐵、氧化鐵紅和鐵藍無機顏料、鐵催化劑及聚硫酸鐵的原料。醫(yī)藥上用作局部收斂劑及補血劑。此外還用作色譜分析試劑等。食用級用作營養(yǎng)增補劑,如鐵質強化劑、果蔬發(fā)色劑。[
健康危害:對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引起咳嗽和氣短。對眼睛、皮膚和粘膜有刺激性。誤服引起虛弱、腹痛、惡心、便血、肺及肝受損、休克、昏迷等,嚴重者可致死。
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具刺激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