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液體聚合硫酸鐵
1、使用前,將本產品按一定濃度(10-30%)投入溶礬池,注入自來水攪拌使之充分水解,靜置至呈
紅棕色液體,再兌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投加混凝。水廠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業廢水處理直接配
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確定,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
其它藥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
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品,可根據相應藥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時,將上述配制好的藥液,泵入計量槽,通過計量投加藥液與原水混凝。
4、一般情況下當日配制當日使用,配藥需要自來水,稍有沉淀物屬正常現象。
5、注意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1)凝聚階段:是藥液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
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
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2)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
后期可觀察到大量 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 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
6分鐘,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鐘至呈懸浮態。
(3)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
(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
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
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鐘,再靜沉10分鐘,測余濁。
6、強化過濾,主要是合理選用濾層結構和助濾劑,以提高濾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措施。
7、本產品應用于環保、工業廢水的處理,使用方法與制水廠大體相同,對高色度、高COD、BOD的
原水處理,輔以助劑作用效果甚佳。
8、采用化學混凝法的企業,原用的設備無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設溶礬池即可使用本產品。
9、本產品須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熱的地方(< 80℃,切勿損壞包裝,產品可長期儲存)。
10、本產品必須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設備和加藥設施應采用耐腐蝕材料。
熟化時間對鹽基度的影響
Fig.6 The e ffect of aging time on the basicity
3.1.9 正交試驗
通過以上單因素實驗可得,聚合硫酸鐵制備受投料比例(總鐵與硫酸根比例)、反應溫度、PH以及氧化劑用量等因素影響,本研究采取正交試驗設計方案L9(43)取得較好結果。
試驗中用 86g硫酸亞鐵為基準,以溫度、投料比、攪拌時間和氯酸鉀為因素,進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并根據此制定了試驗方案(見表4)。
表3因素水平表
Table 3 Table of factors vs level
水平 溫度 總SO42-:總Fe 攪拌時間 氯酸鉀 (℃) (mol/L) (h) (g)
1 45 1:1.25 2 6
2 55 1:1.35 2.5 9
3 65 1:1.45 3 12
表4 試驗方案表
Table 4 Table of text formula
試驗號 溫度 總SO42-:總Fe 攪拌時間 氯酸鉀 (℃) (mol/L) (h) (g)
1 45 1:1.25 2 6
2 45 1:1.35 2.5 9
3 45 1:1.45 3 12
4 55 1:1.25 3 9
5 55 1:1.35 2 12
6 55 1:1.45 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