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我國工農業的飛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水資源現狀不斷惡化,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因此
采用絮凝劑對廢水加以處理
成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的重要手段。 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類絮凝劑(APAM)以其優異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而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我國現有的APAM生產工藝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工農業發展所帶來的水處理問題。因此,本文主要致力于研制分子量更高、性能更為優異的APAM。 APAM的合成路線有均聚后水解法、均聚共水解法、共聚法、反相乳液聚合法、沉淀聚合法、輻射聚合法等很多種,各自有其優缺點;引發體系也可分為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偶氮鹽引發體系及復合引發體系三大類;反應體系的影響因素包括溫度、pH值、反應配比、各種助劑的選擇及其用量等。
聚丙烯酰胺用途及特性
聚丙烯酰胺類化合物(Polyacrylamide,簡稱PAM)是丙烯酰胺(Acrylamide,簡稱AM,分子式CH2=CHCONH2)及其衍生物為基體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統稱,具有增稠、絮凝和對流體流變性的調節等作用,已被廣泛應用于石油開采、水處理、紡織印染、造紙、選礦、洗煤、醫藥、制糖、養殖、建材、農業等行業,有“百業助劑”、“萬能產品”之稱。我國目前在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和應用研究中,還存在如下問題和不足:1、在工業上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一般通過黏度法測定,作為絮凝劑應用中聚丙烯酰胺要求具有較高分子量,但聚丙烯酰胺的溶解度會隨分子量的增大而減小,為了在分子量測定過程中提高工作效率或使測定過程能順利進行,常需加入堿將其進行水解,而水解作用發生后,由于樣品溶劑化作用增加,黏度增大而使其真實分子量與測定結果間存在較大偏差,使測定結果偏大;2、我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聚丙烯酰胺消費國,但是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產品基本依賴進口,因此開發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產品是我國聚丙烯酰胺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3、聚丙烯酰胺一般是通過自由基聚合合成的,由于自由基聚合自身的反應特點,使用該聚合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分布較寬,同時存在分子量較高和較低的產物,而較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又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導致殘留,殘留的聚丙烯酰胺又會分解生成丙烯酰胺,這會導致水質污染,從而使自由基聚合制備的聚丙烯酰胺在工業應用中不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