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防震縫的抗震bai設計規范是防震縫最小寬du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房屋的防zhi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不應小于dao100mm;超過15m時,6度、7度、8度、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剪力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70%,剪力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砌體建筑,應優先采用橫墻承重或是縱橫墻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
4、在設防烈度為八度和九度地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建筑宜設防震縫: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建筑有錯層且錯層樓板高差較大。建筑各相鄰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此時防震縫寬度可采用50-100mm。
5、縫兩側均需設置墻體,以加強防震縫兩側房屋剛度。防震縫要沿著建筑全高設置,縫兩側應布置雙墻或者雙柱,或一墻一柱,使各部分結構都有較好的剛度。防震縫應與伸縮縫、沉降縫統一布置,并滿足防震縫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設防震縫時,基礎可以不分開。
震設計規范是:《建筑抗震設計規范bai》GB 50011-2010
6.1.4 鋼筋混凝土房屋需du要設置防震縫時,應符zhi合下列規定:
1 防震縫寬度應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包括設置少量抗震墻的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不應小于100mm;高度超過15m時,6度、7度、8度和9度分別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70%,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抗震檢測找云南思歐。
建筑抗震等級1甲類建筑,地震作用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2乙類建筑,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況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 對較小的乙類建筑,當其結構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平面形狀復雜時,宜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盡可能不設縫。
當需要設置防震縫時,其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可采用70mm;超過15m時,6度、7度、8度和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上述對框架規定數值的70%,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上述對框架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體系不同時,防震縫寬度應按需要較寬的規定采用,并可按較低房屋高度計算縫寬。
(4)8、9度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高度、剛度或層高相差較大時,可在縫兩側房屋的盡端沿全高設置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每一側抗撞墻的數量不應少于兩道,宜分別對稱布置,墻肢長度可不大于一個柱距。
面形狀復雜時,宜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盡可能不設縫。
當需要設置防震縫時,其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可采用70mm;超過15m時,6度、7度、8度和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上述對框架規定數值的70%,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上述對框架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體系不同時,防震縫寬度應按需要較寬的規定采用,并可按較低房屋高度計算縫寬。
(4)8、9度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高度、剛度或層高相差較大時,可在縫兩側房屋的盡端沿全高設置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每一側抗撞墻的數量不應少于兩道,宜分別對稱布置,墻肢長度可不大于一個柱距。
震縫更新于2018-07-16
防震縫是指地震區設計房屋時,為避免地震使房屋破壞,應用防震縫將房屋分成若干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部分。為減輕或避免相鄰結構單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預先設置的間隙。在地震設防地區的建筑必須充分考慮地震對建筑造成的影響。為此我國制定了相應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相關詞條目錄 1作用2設置要求3設置原則 1.作用
設置防震縫,可以將復雜結構分割為較為規則的結構單元,有利于減少房屋的扭轉并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但震害表明,按規范要求確定的防震縫寬度,在強烈地震下仍有發生碰撞的可能,而寬度過大的防震縫又會給建筑立面設計帶來困難。因此,設置防震縫對結構設計而言是兩難的選擇。
它可以將一個復雜的結構分割或劃分成一小個獨立規則的單元結構,這樣能有效的降低房屋的被破壞性,可以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還可以減少房屋的扭轉。但由于地震的危害特別的大,因此即使我們是按照規范要求來設定防震縫的寬度,在強烈的地震下,還是會有可能會發生碰撞。
2.設置要求
如果你所處的地區是地震設防烈度為7-9度,那如果有這三種情況中的一種時就必須需設定防震縫。
1、毗鄰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
3、房屋毗鄰部分結構的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3.設置原則
通常它的寬度為50-100mm,但如果是多層或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它們最小的縫寬就需要達到下列要求:
1、當高度不超過15m時,縫寬70mm;
2、當高度超過15m時,按不同設防烈度增加縫寬:
在6度地區,建筑每增高5m,縫寬增加20mm;
在7度地區,建筑每增高4m,縫寬增加20mm;
在8度地區,建筑每增高3m,縫寬增加20mm;
在9度地區,建筑每增高2m,縫寬增加20mm。
3、它的設置需要應沿建筑物全高來進行。通常情況下基礎可以不分開,但愛平面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它的基礎也應該要分開。
4、在縫的兩邊,我們需要布置雙墻或雙柱,這樣可以加強防震縫兩側房屋的強度與堅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