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音房闡述
一類是由于機器體積較大,設備頻繁又需進行手工,此時只能采用大房間把機器圍護起來,并設置門、窗和通風管道。此類隔聲間類似大隔聲罩,只是人能進入其間。另一類隔聲間則是在高噪聲環境中隔出靜環境,以供觀察控制機器運轉或是休息用,按實際也要設置門、窗和通風管道。二類
隔音房靜音室是用于設備間,可為靜音房。靜音房采用四面頂面吸聲,底層隔聲方式使室內低噪聲環境。其在隔音房內本底噪聲值小于3540dBA。隔音房除設置吸聲外,按實際還設置隔聲門、窗和通風、電氣等。
隔音房種類
對設備隔聲通常在搭建隔聲實驗中進行。隔聲實驗室由
聲源室、接收室、控制室組成。隔聲實驗室房間包括兩間相鄰混響室,一間為聲源室,另一間為接收室,兩室之間設試件洞口,用以試件。根據建筑科學院環境測控優中心搭建隔聲實驗臺以隔聲要通常設置試件洞口4000×2500mm,面積10平方米,測量門、窗、玻璃等面積小于10平方米試件,可根據以上,在試件洞口內構筑符合試件洞口。為控制房間噪聲,抑制側向傳聲,準確測量建筑材料構件空氣聲隔聲,隔聲實驗室采用“房中房”。聲源室與接收室之間在上完全脫開;聲源室、接收室與原基礎間設置隔振材料;實驗室新增外墻,聲源室、接收室墻體、地面頂高隔聲材料;房間門均采用雙道隔聲門,作成“聲閘”,進一步提高門隔聲能力。聲源室、接收室房間比例合適,使低頻段簡振頻率盡分布均勻。實驗室建成后,按照GB/T1988912005、GB/T1988932005與GB/T84852008對隔聲實驗室進行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設置、調整擴散板位置,確定是否設置吸聲降低混響時間等,直至滿足上述要。聲源室、接收室內照明采用無噪聲燈具;聲源室、接收室室內墻面(試件桐口墻面除外)均設置電源插座,插座分兩組,一組供設備用,一組供電暖氣(功率2000W)用。實驗室外墻面設置電源插座,供試件電動工具用。隔聲實驗室接收室噪聲≤20dBA;房間低頻混響時間滿足要;房間內聲場分布較均勻,避免出現強駐波
隔音房定做
門窗輕,而且有縫隙,因此隔聲能力不如墻壁。對于隔聲要較高門(隔聲量為30~50分貝),采用簡單鋼混凝土門扇。但通常是采用復合門扇。這種阻抗變能提高隔聲能力。密封縫隙也是門窗隔聲能力重要措施。用工業氈做密封材料較乳膠條為佳,尤其是對高頻噪聲。對隔聲要較高窗,窗玻璃要有足夠厚度6~10毫米,至少有兩層。兩層玻璃不應平行以免引起共振,降低隔聲。玻璃和窗框、窗框和墻壁之間縫隙要封嚴。在兩層玻璃窗之間,應布置強吸聲材料以增加隔聲量。在上要便于洗擦。5是隔音窗隔聲特性曲線。為避免窗玻璃之間產生吻合效應,隔聲窗雙層玻璃應有不同厚度,否則,在臨界頻率fc處隔聲值將出現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