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下混凝土市場競爭白熱化,原材料價波動大、融資難,不少企業陷入困境。在行業聯合重組趨勢下,靠 “偷工減料” 降成本只會惡性循環,技術優化 + 管理升級,才能 “節流”、卷贏同行。
核心原則:降成本≠降質量,技術是主要
真正的成本控制,是在混凝土和易性、強度、耐久性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優化配合比、提升材料利用率,讓每一分投入都見效。
5大落地技術:省錢不踩坑
01
換減水劑:水泥用量直降
別再用普通減水劑(易造成雙重浪費
!好用的減水劑減水率更高:要么少加水提強度,要么同強度少用水泥。
02
加 AC-S6 減膠劑:水泥利用率提升
作為新一代外加劑,AC-S6 能打散水泥與摻合料的顆粒集聚體(尤其微細顆粒),提升反應活性。摻入S6型混凝土減膠劑后單方混凝土減少用量約10%-15%。試驗證明:強度不變時,可減少膠凝材料用量,降本又靠譜。
03
調外加劑摻量:測準 “佳值”
減水率低時可適當提摻量,但要避坑:① 做 “凈漿流動度試驗” 定合適摻量,防過量導致泌水、蜂窩;② 同步調凝結時間,避免延誤拆模。
04
摻磨細礦粉:降本還升性能
礦粉價低于水泥,還能:① 延緩水化熱(夏季 / 大體積工程防裂縫);② 提抗滲抗腐蝕能力;③ 后期強度不降反升,性價比拉滿。
05
外加劑后摻法:省量穩坍
先校準配料秤(計量準),分兩次加劑:先 10% 減水劑 + 80% 水(水泥先水化),再 90% 減水劑 + 20% 水,減少浪費,夏季還能控坍落度損失。
細節控操作:再省一筆
01
生產控質量:求穩不求 “高”
不盲目追高強度,要質量穩定:① 控水灰比,不定時測砂石含水率;② 找 “小空隙率 + 合適砂率”,密實度提了,材料自然省。
02
原材料管控:選對管好
① 選中砂、連續級配碎石,含泥高就洗;選低需水量水泥;② 摻合料入庫必抽檢,防不合格料浪費;③ 允許時用人工砂、超摻礦粉降本。
03
日常管理:積少成多
定期保養設備(降維修成本)、回收廢料廢水、培訓員工成本意識,小事也能省大錢.
總結:精技術、細管理,才能突圍
混凝土行業 “拼” 不長久,從配合比到日常管理,每個環節都有降本空間。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到大家,也歡迎評論區交流降本經驗,一起實現 “質量不降、利潤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