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移動式避炮棚是礦山爆破作業中保障人員安全的關鍵設施。
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結構設計
主體框架:通常采用高強度鋼材搭建,如 6-12mm 厚的防爆鋼板,具有強大的抗沖擊能力,能有效抵御爆破產生的高速飛石。
內部結構:內部多采用多層結構,一般由鋼板、絕緣木板和防靜電阻燃氈組成。10mm 厚的絕緣木板可減緩外部沖擊的傳導,降低震動影響;2mm 厚的防靜電阻燃氈能消除靜電,避免因靜電火花引燃粉塵。
移動裝置:通過底部的履帶式或輪式移動裝置,可根據施工進度隨時調整位置。履帶式適合復雜地形,如陡峭的礦山坡面;輪式則更適用于相對平坦的區域,如露天礦山的開闊地帶。
細節設計:側面設置防爆玻璃觀察窗和通風口,觀察窗便于人員觀察爆破情況,通風口配備不銹鋼防蚊網或鐵絲網,保證空氣流通的同時防止飛石進入。門鎖采用內外雙開鎖具,方便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進出。
性能特點
安全性能高:能有效抵御飛石與沖擊波,合理的框架設計可分散沖擊力,封閉結構還能隔絕粉塵,良好的通風系統可及時排出炮煙,保障人員呼吸安全。
適應性強:可適配不同爆破方式,能在多種地形條件下穩定使用,無論是露天礦山還是隧道施工都能發揮作用。
經濟性好:無需長期占地和進行固定基建,可重復使用,結構模塊化設計降低了維護成本,延長了使用壽命。
操作簡便:門窗兼顧防護與易操作性,人員能快速進出,防爆觀察窗便于觀察爆破情況,提升應急響應的準確性。
應用場景
露天礦山:可隨爆破點的移動而同步跟進,解決了傳統固定避炮硐室與作業面距離過遠的問題,作業人員無需長距離轉移,就近即可進入安全區域。
隧道施工:能適應狹小空間內的頻繁移位,為掌子面附近的作業人員提供即時防護,保障隧道施工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