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參數與設計特點
模塊化履帶+蛇形機械臂協同
采用履帶底盤與蛇形機械臂的組合設計,履帶底盤離地間隙75mm(擺臂支撐時達260mm),配合蛇形臂的柔性結構,可穿透1.2米寬的坍塌間隙。
蛇形臂由高分子橡膠與抗拉纖維復合材料制成,具備抗壓、耐磨特性,適應碎石堆、泥濘等復雜地形。
越障與地形適應能力
攀爬能力:支持42°斜坡及樓梯攀爬,越障高度300mm,越溝寬度420mm。
速度與負載:最大速度2.5m/s,負載能力≥100kg,續航72小時(視工作強度)。
防護與環境適應性
防護等級IP65-IP67,耐高溫、輻射、粉塵等極端環境,適應地震后的泥濘、冰雪場景。
二、應用場景與優勢
廢墟穿透與生命探測
蛇形臂可深入廢墟縫隙,搭載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儀及氣體傳感器,實時回傳視頻與數據,輔助定位被困人員。
案例顯示,該機器人在模擬地震廢墟中成功穿越1.2米坍塌間隙,完成生命跡象探測。
協同救yuan與數據支持
與北斗定位系統、無人機空投部署聯動,構建“空-地-機械臂”三維救yuan網絡,提升救yuan效率。
支持自主導航與避障,通過激光雷達+超聲波融合技術規劃路徑,減少二次坍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