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施工工藝流程及使用范圍:1、施工工藝流程基面混凝土控制→階段材料撒布施工→抹光→收光→養護→切縫、填料。
●混凝土基面找平層要求厚度30mm-50mmM以上,強度為C25以上,膠凝材料含量為,現場塌落度75-100mm,砼表面應密實、平整、且無泌水。●混凝土初凝時用指壓測試,留下3-5MM印跡,可開始施工。●手工撒播地面硬化料,待其吸收混凝土水分變濕即可使用抹光機壓實、收光。●用手工抹刀收光機械施工區域。●施工過程中切忌有水潑落在表面。●表面完成后即用特殊養護劑,用細霧狀噴射施工養護,不要用塑料布覆蓋。●切割伸縮縫。●使用密封涂料。●密封涂料:在某些情況下對美觀和耐化學腐蝕性有較高要求,此時建議用CE01覆蓋一層。
新聞:云南保山金剛砂耐磨地坪硬化劑廠家處理
切欠:按加工單要求根據圖紙或模板將板材的一部分切掉,使其成為需要的形狀。(如一般平面切欠與R切欠)F.開槽:根據一定的深度在的位置拉溝。有正面開槽(如樓梯板的防滑槽)與背面開槽(如滴水槽),還有小口開槽(如干掛槽)。G.粘接:就是將兩片或以上的板用膠水粘接在一起。有切角粘接與定厚粘接,還有平面粘接。(一般粘接的背面要加力石,有的還要鉆孔加釘,以便更牢固)1/2圓邊(臺面較多),定厚粘接(工程板較多用法)H.鉆孔:根據所給孔的大小在相應的位置用鉆頭鉆孔。

地面施工:1、邊角加固:①邊角部位按規范要求處置;②沿邊帶100~150mm寬,用手撒布材料;③用抹刀抹平;④如須設置切割縫,應在設置切割縫的地方,額外施工硬化劑,用鋼抹刀抹進表面。
2、設計材料的覆蓋:①將施工面劃分成一定面積的區域;②預備足夠供兩次分段施工的材料在的位置。
3、鋪設硬化劑(階段):①測定混凝土初凝時間(輕度行人交通留下約3mm的印跡);②均勻撒布量3/5的材料于混凝土表面,撒布硬化劑務必均勻以防造成表面剛度不一使得后期使用時因為環境條件變化使表面脫落。
4、抹平:①待次撒布的材料表面變暗,表示已從基面混凝土吸收足夠的水分;②使用木抹或帶磨盤的電鏝抹平;③切忌抹光過度;④用2米長鋁檢尺檢查平整度及時調整;⑤邊角需用抹刀進行處理;⑥確保所有的部位都完全壓實。
6、抹光:①待第二次施工的表面變暗(所需時間稍長)。②用鋼抹刀或帶磨盤的電鏝抹平。
新聞:云南保山金剛砂耐磨地坪硬化劑廠家處理
不論采用環形混料的二次性混料工藝,還是采用平軸混料器的一次性混料工藝,均存在產生水斑的問題。從生產實踐及推理來看,在石料的粒徑配比適當、樹脂的放熱峰值較低、工藝過程緊湊、混料均勻、抽真空較透徹和環境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一般不易產生水斑的問題。產生水斑的直接原因來說,樹脂的放熱固化所致。間接原因:一是石料、鈣粉和樹脂的配比不恰當,其樹脂液難以在壓制中充滿空隙;二是混合不均勻,混合后的料團中所含樹脂量比例有較大差異,其不均勻也包括間隔時間過長的二次混合;三是對樹脂含量達9%以上的黏狀混合料未進行預抽真空,僅用壓制室的抽真空過程只能對其上部分區間發生作用;四是固化反映較快,先行放熱固化的與較晚放熱固化的時差及溫差較大。

7、收光:待全部材料撒布完、抹光后約1~2小時,混凝土足夠堅硬不致被破壞時,用刀口角度傾斜的柴油抹光機收光至要求。
8、養護:硬化劑施工完成后,為防止其表面水分急劇蒸發,確保耐磨材料強度穩定增長,應在施工完成后1~6小時內使用YY-H-P在其表面養護。具體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前應充分將材料攪拌均勻。(2)、混凝土面終壓光完成后即可在其表面均勻地噴灑YY-H-P,施工時間大約是壓光后的1至6小時內(取決于當時環境溫度和濕度)。如沒有噴灑設備,也可用軟刷或滾筒施工,施工時應謹慎操作,以免損壞金剛砂面層。
9、切縫、填料:硬化劑地面施工完成2天內,建議按照建筑結構設計要求進行鋸切分格縫。一般來說,對于混凝土框架結構,多按照柱網鋸縫,也可按照甲方要求進行鋸縫。
鋸縫嵌填材料具體使用方法如下:1、將切縫中的垃圾、浮灰清除干凈,并用水沖洗。2、縫清理完畢后,將填縫材料灌入縫內。3、填縫材料平面應低于混凝土基面1-3mm,無漏灌、不溢出縫外。4、施工后4小時內防止接觸雨水,8小時可開放交通。
新聞:云南保山金剛砂耐磨地坪硬化劑廠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