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通市基礎科學研究計劃申報條件要求標準
一、支持領域
1. “3+3+N” 產業
圍繞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重點支柱產業,智 能裝備、魏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三大重點新興產業,以及 符合產業發展導向、有利于發揮自身優勢的交通、鐵路、港口、 航空、建筑建工、食品、生物醫藥等N產業,加強技術儲備, 支撐產業整體提升。
2. 現代農業
圍繞農業高科技領域,研究動植物遺傳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技術、地方特色草食動物新品種(系)選育快育技術,有突破性 的農作物、果蔬、林木、花卉等新品種選育技術,及精準育種、 智慧農業、農業信息與物聯網、綠色生態發展等領域的研究。
3. 公眾健康
圍繞地方常見病、多發病,開展病原機理研究;高發腫瘤的 早期精準診斷技術和診療方案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代 謝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立體化防治”技術研究;發揮傳統中醫 優勢,圍繞重大疾病、慢性病、婦幼疾病中醫藥防治技術的基礎 研究。
4. 檢驗檢測
圍繞與民生相關的食品、藥品、計量、化工、環境監測、社 會安全、機械電氣、金屬材料、新型纖維材料、紡織品以及其他 熱點問題開展的檢驗檢測技術研究、標準制定。5. 其他
圍繞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節能降耗、循環經濟建設、生態 文明建設、智慧南通建設、文化保護等其他民生社會事業開展的 基礎研究。
二、 申報條件
1. 申報指令性項目主體必須是在市區注冊的高校院所和企 事業等獨立法人單位。項目負責人須是項目第一承擔單位在職人 員,在法定退休年齡前能完成項目任務。
2. 申報項目符合本計劃領域要求,項目具有明確的研發內容 和較強的技術創新性,目標產品具有戰略性和產業帶動性,能推 動相關新興產業實現重大技術突破。項目具有較好的前期研發基 礎,創新水平居省內前列,在本行業本領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申報項目負責人及團隊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具備申 報項目領域的研發經歷和實績。
3. 申報單位須提供必要保障條件和自籌資金,自有貨幣資金 與市資助經費比例不低于1:1,項目研究內容明確,目標清楚可 量化,有明確的項目成果完成形式。
三、 組織方式及其它
1.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2年。
2. 本計劃鼓勵自主選題、自由探索,指令性項目資助額度3 萬元,立項當年撥款。
3. 指令性項目:省屬三甲醫院限報40項、市屬衛健委系統 共限報60項、本科院校各限報80項、專科及民辦院校各限報 20項、研究型事業單位各限報10項、每家企業限報1項。
4. 指導性項目:市區單位按照指令性項目申報數的1:1.5眼 報、縣(市)科技局限報20項。
5. 申報指令性或指導性計劃的項目,請在申報書的“類別” 欄注明,推薦部門分別制定匯總表并蓋章,項目申報后不得調整 類別。
南通市基礎科學研究計劃申報咨詢:187551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