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雙齒輥破碎機齒牙分為狼牙齒、環形齒、直條齒、大板齒等,適用于進料粒度小于100cm、成品粒度要求10-200mm,要求粉末狀少、顆粒多的中碎或粗碎場合。通過齒輪帶動活動輥子,由于物料性質的變化使活動輥子左右移動,所以齒輪齒高必須增加,以防齒合脫離,所以,傳統齒爪式破碎機都是采用長齒齒輪傳動,它能允許運轉中改變兩輥中心距而不破碎齒合特性。齒爪式破碎機的工作表面視使用要求而定,可以選用光面的或齒面或槽面的,破碎較堅硬,磨蝕性強的物料,可以選用光面輥子,因為光面輥子對物料的破碎作用主要是壓碎兼有研磨作用,主要適合于中硬物料的中、細碎。帶有溝紋的槽型輥子破碎物料時,除具有擠壓作用外,還兼有剪切作用,適合于強度低的脆性或是粘濕性強的物料,產品粒度均勻,槽面輥子還可幫助物料拉入破碎腔,當需要獲得較大的破碎比時,一般宜采用槽面輥子。齒面輥子對物料的破碎作用主要是擠壓、劈碎并伴有剪切,因此適合于破碎具有片狀節理的軟質和低硬度的脆性物料,如煤、干粘土、頁巖等,破碎產品粒度也比較均勻,槽面和齒面輥子都不適于破碎堅硬物料。

齒爪式破碎機齒輥對超大塊物料的嚙入能力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破碎齒的幾何形狀,即與破碎齒所形成的封閉的多邊形的面積密切相關,二是參與嚙合的齒的對數,三是所要被破碎的物料的物理特性。在入料極易粉碎的條件下,其嚙入量將達到兩齒輥幾何構造所允許較大值。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下面公式求雙齒輥破碎機的理論嚙入能力:Q=K·A·L(m3)式中:K—該參數的取值與礦巖特性有關,一般實驗后確定;A—多邊形的面積m2;L—軸向齒輥長度,其大小取決于齒環數、齒的厚度和參與嚙合的齒的對數m。

齒爪式破碎機為我國露天煤礦巖石的剝離采用半連續工藝系統提供了條件;齒爪式破碎機能夠破碎硬礦、軟礦和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礦石,因此也可用于剝離物的破碎。齒爪式破碎機的自清洗功能使得它能夠處理含水量高、粘度大的礦石,而對于其他形式的破碎機來說,濕粘物料是導致其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