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報檢程序:
開工前填寫“壓力管道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監督檢驗申報書”(三份),向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研究院報檢,沒有報檢不得安裝(需監檢施工過程)。萊蕪特種設備鍋。
二、開工前報檢資料清單:
1.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告知書(GC管道開工前由工程屬地之區縣市場監管局辦理)。
2.設計合同、安裝合同、無損檢測合同。
3.設計資料(包括: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圖紙目錄和管道材料等級表、管道數據表和設備布置圖、管道平面布置圖、軸測圖、強度計算書、管道應力分析書、施工安裝說明書、設計變更及材料代用單等)。
導讀: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本文主要介紹該工藝中接觸氧化菌的培養、馴化及接觸氧化法常見的運行故障。接觸氧化菌的培養及馴化1接種將接觸氧化池注入生產廢水,水量控制在總容積的1/2,同時按池容積的1%向每個接觸氧化池投加活性污泥。性污泥的培養馴化在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期間,必須滿足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條件,而且要盡量理想化,一是保證足夠的溶解氧和保持營養平衡,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的工藝廢水,要適量投加營養物質,二是水溫、PH值要盡量在適范圍內,且沒有大的波動,三是有機負荷要由低而高,循序漸進,培養期間每隔4小時要對混合液的污泥濃度、污泥指標、溶解氧含量等進行分析化驗,同時還要檢測進,出水的BODCODcr及懸浮物SS等指標,根據檢測結果及時加以調整。荷啟動階段:(時間1-1天)風機24小時運轉,前兩天悶曝以后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1-2小時(按設計小時流量)第二階段:(1-2天)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3-5小時,并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情況第三階段:(2-3天)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5-1小時,并檢測SV3濃度,當SV3濃度達到2%時可向污泥池排泥4培養馴化階段對各控制指標的要求培菌各階段,控制指標是培菌成敗和培菌耗時縮短的關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操作方法進行,特別是一些操作注意點,更是要嚴格遵守,下面對培菌的各要求分述如下:a)悶曝要求,當接觸氧化池投進新的活性污泥后,需要進行悶曝,悶曝的目的是為了休眠狀態的微生物,而當微生物被后就不需要悶曝了,過度的曝氣就會對活性污泥造成過度氧化,終使活性污泥發生自分解而死亡,這就是為什么要把溶解氧控制在2-4mg/L的原因。
4.施工單位資料:
4.1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原件及復印件)。
4.2質量體系文件(注1-1~1-3)。
4.3質量保證體系人員情況表(注2)。
4.4主要工裝設備一覽表(注3)。
4.5施工組織設計。
4.6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及指導書(或工藝卡)。
4.7焊接操作人員證(原件及復印件)。
5.無損檢測機構資料:
5.1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準證。
5.2質量體系文件。
5.3質量保證體系人員情況表。
5.4工藝文件。萊蕪特種設備鍋
5.5檢測方案。
5.6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
6.壓力管道元件(含安全附件):
6.1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復印件)。
6.2質量證明書、合格證。
6.3特種設備監督檢驗證書(僅限于埋弧焊鋼管與聚乙烯管)。
7.焊材質量證明書(原件)。
U:SB試驗裝置示意圖Fig.1SketchmapofU:SB反應器從上到下可分為三相分離區、污泥床區和進水區三個部分。反應器內徑為15.4cm,總高度為15cm,其中三相分離器部分高度為25cm,懸高度為67cm,反應器有效容積為14.96L。另外,沿高度方向在反應器壁間隔設置8個采樣口。通過自制恒溫控制儀對進水加熱,使反應器內的溫度控制在(352)℃。滲濾液水質試驗用水為重慶市南岸區騎龍村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萊蕪特種設備鍋:
注:1-1. GB管道:應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對質量保證工程師及工藝、材料、焊接、檢驗、無損檢測、管道防腐補口、理化檢驗、設備管理、清管掃線等過程的質量控制系統責任人員的任命書及本項目質量保證工程師和質量控制系統責任人員的任命書。萊蕪特種設備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