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崇川灌漿樹脂膠_崇川空鼓裂縫修補膠
使用方法:
A、裂縫表面的處理B、調膠C、封縫D、設置注膠嘴E、壓力灌膠
1、裂縫處理
對較小的混凝土構件裂縫,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混凝土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刷去浮灰;用酒精沿著裂縫兩側2-3cm范圍擦拭干凈。
對體積較大的混凝土構件或較深的裂縫,可沿裂縫采取鉆孔灌膠,以便使膠液有更廣的通路進入裂縫。
2、設置灌膠嘴底座
在裂縫的交錯處、裂縫較寬處及裂縫端部等位置必須設置灌膠嘴。灌膠嘴的間距可根據裂縫大小、走向及結構形式而定,一般灌漿嘴間距為20-30cm。在一條裂縫上必須設置有進膠、排氣或出膠口。灌膠嘴底座可先采用封縫膠粘貼在預定位置,也可在封縫時一同粘貼。
3、封縫
封縫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灌漿效果與質量,應特別予以重視。裂縫的封閉可采用封縫膠,按推薦配膠比例稱取并調配封縫膠。用油灰刀沿裂縫反復涂刮后均勻涂抹一層厚約1-2mm、寬不小于30mm的膠泥,注意防止小氣泡或密封不嚴。
4、封縫膠固化快、粘結牢固,需隨配隨用,是自動壓力灌漿工藝配套使用的裂縫封閉和粘貼底座的專用膠。封縫完好后10分鐘即可進行注膠
5、配制灌注膠液連續注膠
注膠操作應使用專用的注膠器具。按比例配制灌漿樹脂,倒入軟管中,把裝有樹脂的灌漿器旋緊于底座上,松開彈簧進行注膠。根據裂縫區域大小,可采用單孔灌漿或分區群孔灌漿。在一條裂縫上的灌漿可由淺到深,由下而上,由一端到另一端。樹脂不足可反復補充。灌漿壓力常采用0.6MPa的自動壓力灌漿器注漿,在保證灌漿順暢的情況下,采用較低的灌漿壓力和較長的灌漿時間,可獲得更好的灌漿效果。當后一個出漿口出膠且出膠速率保持穩定后,再保持壓注10分鐘左右即可停止灌漿。拆除灌漿器并用堵頭旋轉于底座以防止膠液溢出
6、膠液固化
灌漿樹脂(裂縫修補)膠應在5℃以上的環境中固化,固化時間視環境溫度而定。一般情況(25℃)下,完全固化2-3天即可。
7、灌膠效果檢驗
灌漿結束后應檢驗灌漿效果及質量,凡有不密實等不合格情況,應進行補注。
大面積修補為提高修補速度,縮短工期可用高壓注漿機修補
找坡層或找平層應堅實、平整(其平整要求不得有明顯積水)干燥(其含水率應小于8%),表面不應有浮灰和油污。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天溝、檐溝的縱向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屋面與山墻、女兒墻、天溝、檐溝以及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應為圓弧形,其圓弧半徑為R=81mm。屋面上設備、管線等應在硬泡體聚氨酯防水保溫噴涂施工前安裝就位,避免割破防水保溫層的表面。不需保溫部位(如山墻、女兒墻及突出屋面的結構)的硬泡防水層厚度不應小于2mm。崇川灌漿樹脂膠_崇川空鼓裂縫修補膠在改革的年代,機遇與挑戰共存,在廣闊的市場中,如何促進行業的發展,是我們石材工作者共同的課題。石材是人類發展歷早的建筑材料。石材以其天然之美,裝飾著人們的室內外環境,在古今中外建筑譜寫了石材的雄偉篇章與絢麗佳作,形成了獨特的石文化,成為世界絢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古國,人民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創造了許多石材建筑佳作,記載著中華民族石文化的光輝歷史。崇川灌漿樹脂膠_崇川空鼓裂縫修補膠在鋪設建筑物地板或是鋪設墻體外飾面時,可直接鋪在混凝土承重墻上。準備混合黏接劑。混合黏接劑抹在底基和石材飾面板之間。這種產品,除了少部分是已經預混合好的、即拿即用的之外,一般都是在鋪裝石材飾面板之前在現場進行調和準備的。配制這些混合黏接劑需要灰泥、薄泥漿、膠水和黏接劑;所需的工具有桶、抹刀、和計量器等等。此外,為調和安全考慮,還要準備一些防護器具。正式鋪裝作業。石材飾面板材的正式鋪裝作業,也就是將石材地面板材或是墻面板材按順序鋪到地面或所需裝飾的墻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