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賀州大棚被《電話》
大棚外的增溫措施
1.加厚溫室墻體。
我們可以把溫室大棚后墻厚度,從原來的底寬2.2米、頂寬1.3米,增加到底寬3.2米、頂寬2.2米,側墻厚度從底寬2.5米、頂寬1.1米,增加到底寬3.5米、頂寬2.0米,采用這種方法的話,就可以提高溫室大棚溫度2-3度。
2.后屋面采用先進保溫材料——聚苯板覆蓋。
我們常見的普通溫室大棚,后屋面大多數是用麥草來保溫的,麥草保溫的效果雖然好,但是容易腐朽,使用的年限也比較短。
如果我們在溫室后屋面,用新型保溫材料聚苯板,兩層交錯鋪設保溫層,就能夠有效地提高保溫效果。
3.前屋面的前腳增設——防寒溝。
我們可以在溫室大棚的前屋面的前腳,去增設防寒溝,一般防寒溝深0.8米,寬0.4米,長度與棚長相同,我們也可以在溝內填充8cm厚的新型保溫材料——聚苯板,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溫室前沿溫度3-5度。
4.增加覆蓋棉簾厚度。
現在,大多數溫室大棚的覆蓋棉簾,厚度一般在2-3厘米,如果我們把覆蓋棉簾的厚度增加到5厘米,就可以有效提高3-5度的棚內溫度。
5.采用半地下式建設。
溫室大棚半地下式建設,一般采用地下0.5米和地下1.0米兩種形式,經過大量數據驗證,地下0.5米可提高溫度1度,地下1米可提高溫度2度。
6.保溫被上覆蓋防雨膜。
對于有足夠經驗的種大棚人來說,冬季在大棚里面種菜,棉被是必不可少的,而棉被的升放有卷簾機,操作也比較簡單,但是,棉被上一定要加蓋一層防雨膜,一方面可以防雨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棚內的溫度,一般來說,每加蓋一層防雨膜可以使棚溫提高1-2度(不要加很多層,一般一層就行)。
防雨膜一般固定在棚的底部,放下棉被,把膜拉上去蓋好,第二天把膜拉下來,把棉被升上去。這種方法是有經驗的農民,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固定方法后,總結出來用的一種。
7.經常打掃、擦洗棚膜。
我們要經常打掃和擦洗棚膜,主要的,不是想要及時清除干凈棚膜上面的灰塵、污物、積雪,而是為了增加光照,提高棚溫。
棚內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的輻射光,當陽光透過棚膜進入棚內時,因為“溫室效應”,會讓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塵物等,對棚內光照條件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經常打掃、擦洗棚膜。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空氣、水源、土壤的嚴重污染,提高農作物產量而大量、出于對自身的長遠考慮,越來越多地民眾開始選擇更安全、更有營養的農產品。大棚保溫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使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都得到顯著提高。
那么我們對大棚保溫被應該具有怎樣的防腐處理呢?
大棚保溫被采用了優質化纖和化學纖維制作,在表層進行了專業的抗輻射處理,在特定的酸性、堿性環境中腐蝕程度輕,腐蝕緩慢,因此,可以長時間進行保存,不變質。保溫被的自身抗腐蝕能力較差在溫室150-200微米以上,可保證15年的使用壽命。對于木結構或鋼筋焊接桁架結構溫室,溫室建設必須要考慮其耐久性。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荷載。
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荷載。由于溫室運行長期處于高溫高濕環境下,須保證每年作表面防腐處理。使效率達到95%以上表面的凹凸點使光線更均勻的照到植物表面,更準確地模擬太陽光線的效果。光源是專門按照太陽光譜設計制造的,大棚保溫被光源經特殊電器啟動后發出光線的光譜范,植物生長需要的光線生產的多功能。
賀州大棚被《電話》
溫室大棚一邊在秋冬季節開始建設,主要用來在冬季對植物的保溫,給它的生長提供一個有有利的環境。對于抵抗低溫冷害一定要做足充分的準備,抵抗低溫冷害還需內外綜合進行。才能保證在冬季能夠足夠的充分的溫度,實際上在冬季用來給大棚保溫的主要還有大棚保溫被,它的使用對于大棚中的保溫提供有力的保證。具體大棚中抗低溫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幾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室外部分,需要在溫室周圍架設防風障,以減風速;在溫室周圍培土,增加溫室墻壁厚度;外圍挖寒溝,溝內填爐渣、稻殼等,蓋嚴溝頂,保持溝內干燥;增加大棚的覆蓋物,如加厚草苫(簾)、增加保溫被數量等;做好大棚各部位的銜接和堵縫工作,以防寒風侵入;盡量爭取較長的光照時間,只要有陽光就要取下覆蓋物。
室內部分:可采取地膜覆蓋,扣小拱棚、活動幕面等多層覆蓋方法保溫;在周圍內側加多層草苫(簾),做到防風、保溫兩不誤;有條件的種植戶可在溫室內裝上熒光燈(燈與植物葉片保持50cm的距離),每天照射10-12小時燈光;在溫室的一端設置作業間,進出口處掛厚門簾,以防冷風侵入;后用無滴膜覆蓋。
除了做好室內室外的保溫工作以外,還需要及時對棚內作物進行磷酸二氫鉀、稀土微肥、噴施寶等肥料的噴施,還需要定期增加二氧化碳。綜合進行下不僅能夠增強蔬菜的抗低溫能力,還有利于產量提高。
在冬季做好對大棚的保溫工作是很重要的,只有保證了植物的正常生長的溫度才能給蔬菜生長的空間,所以說在冬季大棚保溫被是大棚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的保溫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