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七八兩個月,沿海煤炭運輸并不繁忙,到港拉煤船舶數量不多,港口煤價也沒有出現大幅上漲。在七月份,煤價出現倒寫的V,先是上漲24元/噸,逼近紅色區間600元/噸之后,又下跌了24元/噸。而進入八月份,煤價從576元/噸開始下跌,跌至553元/噸止跌企穩。進入九月份,煤價才回歸上漲通道。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電廠在夏季到來之前經過了積極存煤,存煤普遍達到高位。七月份,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24億噸,重點電廠存煤一度達到8950萬噸,沿海電廠存煤超過1600萬噸。北方主要港口動力煤庫存也在增加,環渤海十大運煤港口合計存煤升至2215萬噸,處于中高位水平。各環節高庫存遏制了港口煤價的反彈。
其次,南方地區出現歷史少見的大范圍持續降雨天氣,加之超長的梅雨季節,對動力煤市場產生不利影響,使得七月份南方地區氣溫偏低,民用電負荷上不去。而進入八月份,盡管降溫用電

負荷有所提高,但負荷的高度及其高位運行的持續性不長,降溫用電需求低于預期。
再次,大范圍降雨引發南方地區多省市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對當地工業生產、基建、施工等高耗能行業的運行帶來沖擊,相應減少了各行業的用電需求。此外,水泥等高耗能行業錯峰生產,減少了煤炭消耗,而部分地區旅游、餐飲、服務業尚未完全復工,使得三產耗電受到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