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索德膠粘制品廠專業研發生產各種透明膠墊,泡棉膠墊,硅橡膠腳墊等各種膠貼腳墊制品,我們的服務宗旨:“誠實做人,誠信做事”可按各種圖紙,各種實物樣品生產,產品用于(家具家私家居|亞克力水晶玻璃工藝|展示架支架|金屬鐵藝|衛浴五金|木制桌椅|家用電器|透明塑料制品等等) 最常用的防滑腳墊:是硅橡膠經處理背膠加工沖型(透明,防滑,防震,防撞,腳墊);是泡棉(EVA,CR,BR,高發泡,XPE,EPE,海棉,襯墊,墊片)背膠加工沖型
現有注型模具如下:
半球形(*直徑+厚度):4*2.5MM 6*2MM 6.8MM*2.5MM 7*1.5MM 7*2MM 7*2.5MM 8*1.5MM 8*2MM 8*2.2MM 8*2.4MM 8*2.5MM 8*3MM 8*4MM 8*5MM 9.5*3.7MM 9.5*4MM 10*1.5MM 10*1.8MM 10*2MM 10*3MM 10*4MM 10*4.5MM 10*5MM 11*5MM 11*5.5MM 12*6MM 16*8MM 18*10MM
圓柱形(直徑+厚度): 11*2MM 12*2MM 11*3.8MM 15*3MM 11*6MM 7*4MM 12.7*3.5MM 12*4MM
12*5.3MM 12*6.3MM 13*3MM 14*5MM 15*1.5MM 15*2MM 15*4MM 19*4.5MM 19*5.5MM 20*1.5MM 20*2MM 25*4MM 10*3MM 11*3.5MM 12.7*1.5MM 12*2.5MM
異形: 9*2.5MM 12.7*3.5MM 12*4MM 13*5.5MM 10*10*3MM
12.7*12.7*3MM 20*10*2MM 20*20*7MM 21*21*7.5MM
粘性:可單面背 3M 日東 索尼 大日本 北極熊 綜研 德沙 日高 日立等等
鐘可杰:15240404498
昆山科索德膠粘制品廠
地址:昆山-蓬朗-蓬溪中路-7號




應該說, 抵制日貨已經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老話題了。最早的一次抵制日貨運動是在1908年,中國水師在澳門附近扣留走私武器的日本船只,引起中日外交糾紛, 隨即由粵商自治會發起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抵制日貨運動。
五四運動中,圍繞著巴黎和會上山東問題的歸屬, 中國掀起了最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而且效果明顯。抵制日貨
在1918年的時候, 日本在列強對華商品輸出的總量上占44.9%,可是從1919年以后就持續走低, 到1921年降低到24.5%;在1923年因為收回旅順和大連問題, 抵制日貨再起, 當年日本對華輸出量只占各國對華輸出總量的24.2%。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中,所涉及的貨物是相對簡單的,主要是棉紗織品、日用百貨等輕工業產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國的采礦生產。這時期,日本資本對中國的大規模直接輸出相對較少,所以抵制容易發生且易于達到目的。
抵制日貨對民族工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中國和日本的紡織工業競爭相當激烈,而抵制日本大量生產的粗布就降低了其和上海、江浙等地的紗廠競爭;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也是發家于抵制日貨運動時期,該公司一直把抵制外貨、振興國貨作為主題, 宣傳自己的產品。
1908年2月5日,日本輪船“二辰丸”號在澳門附近的中國領海九洲洋進行軍火走私活動,清朝廣東水師巡艇聞訊前往搜查。水師將船上人員及軍火扣留,還降下了輪船上的日本國旗。
這件事發生后,日本外務部于2月14日,指責中國侵犯了日本的利益,侮辱了日本國旗,向清朝政府提出了嚴重抗議。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也為虎作倀,誣蔑中國水師的緝私行動“有違葡國所領沿海權,并有礙葡國主權”。日本奉行其強盜邏輯,得寸進尺,于3月13日向清政府提出了立即放回“二辰丸”號、罰辦處理此事的中國軍官、水師鳴炮公開向日本道歉、賠償日方一切損失、中國拿出2.14萬元日金收買該船所載的全部軍火等五項無理要求。3月15日,清政府外務部表示接受日方的要求。
消息傳到廣州后,各界人士無比激憤。3月18日,幾千名群眾聚集在兩廣總督衙門請愿,要求總督張人駿向外務部陳述利害關系,拒絕日本人的條件。在此同時,徐勤、徐佛蘇等在上海召集粵籍人士集會,倡議抵制日貨。但清政府畏敵如虎,不予理睬。
3月19日,粵商自治會會長陳惠普等召集有一萬多人參加的大會,定是日為國恥紀念日。粵商自治會員提議發起一個抵制日貨運動,與會者無不響應,決心發揚1905年廣東人民抵制美貨運動的精神,以抗議日本的罪惡行徑。有人當即提出要去調查在粵日貨的狀況。會還未散,即有商人將商店所存日貨拿到會場上燒毀。會后,“一時各商,紛紛將日貨棄擲”。有一千多名群眾再次聚集,高舉“挽回國權”的大旗,沿街演說,遍貼“不買日貨”、“燒毀日貨”的標語。當洋務局總辦溫宗堯要到日本兵艦上鳴炮謝罪時,粵商自治會率眾前去阻擋,嚇得溫宗堯不敢前往。群眾還自發召開了一個追悼會,悼念因抗議美國暴行而蹈海自殺的愛國志士馮夏威,借以鼓舞反日情緒。3月22日,日本駐華公使要求清廷禁止粵人抵制日貨。
在此期間,廣州市內“日貨幾絕于市,日商之損失,不可勝數計”。反對日貨浪潮很快就波及到上海、梧州、南寧、香港等地,“影響之及,極至南洋美洲各埠,歷數年而不懈。”
1908年的廣州人民抵制日貨運動,是由粵商自治會等商人組織發起和領導的。這是中國第一次抵制日貨運動。在3月底至4月,僅廣州一個口岸,日貨進口就減少了300萬元。在1908年、1909年兩年內,日本對華輸出貨物分別比1907年減少了2500萬元和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