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月,大商所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境外辦事處。之后,先后獲批成為中國香港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注冊全球法人機構識別編碼。“這些舉措有利于在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開發客戶和宣傳業務。目前,已在大商所開戶交易的境外產業客戶、金融機構中,很多是通過中國香港、新加坡分公司參與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交易的。”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說。
在國際化業務平穩運行的基礎上,2019年2月,大商所允許境外個人交易者參與鐵礦石期貨,進一步擴大了境外客戶范圍,讓更多交易者分享到中國期貨市場開放發展的紅利。
作為連接境內外業務的橋梁,境內外期貨公司在開發和服務境外客戶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境外大型企業對參與期貨交易比較謹慎,需要一定的開發周期。為此,我們海外團隊舉辦了多次路演,介紹中國期貨市場情況以及鐵礦石合約規則、參與渠道、交割細則等,有專人對接潛在意向客戶并研究、提供服務方案。”上述東證期貨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一年來,公司先后舉辦了5次海外市場推廣活動,越來越多的境外客戶了解了鐵礦石期貨交易規則,一些客戶已經成功參與到市場中。
對于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的開展,交通銀行等10家境外客戶保證金存管銀行同樣功不可沒。據交通銀行總行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徐俊婷介紹,該行為境外交易者提供賬戶管理、資金劃轉和結售匯等服務,并支持客戶向期貨公司、期貨公司向交易所的出入金和查詢。“在保證合規性的基礎上,我們在實際業務中優化業務流程,提高了劃轉效率和便捷性,保證期貨交易的時效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從開戶交易、資金劃轉到交割等環節有效運轉。鐵礦石期貨合約以美元和人民幣為保證金,自國際化以來,
美元質押上場到結算后的結售匯一直平穩運行。
在交割上,為解決境外客戶接到完稅倉單無法處理的問題,大商所在國際化前推出保稅交割業務,保稅倉單優先配對給境外客戶,保稅倉單不足部分由倉單置換業務提供。2018年9月,鐵礦石1809合約迎來境外交割賣方客戶,在大連港向國內買方客戶交割了1萬噸PB粉。這是境外交易者首次參與鐵礦石期貨交割,也是我國大宗散雜貨物在保稅監管場所內保稅交割的首次嘗試。此次交割從保稅倉單生成、資金結算、交割貨物到尾貨報關的全過程經受住了考驗。
盡管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一周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相關市場人士認為,境外客戶對中國期貨市場的了解和參與程度、境外客戶成交比重仍需提升。此外,針對國際化品種的適當性制度、外匯出入、保稅交割等業務環節也有待優化。對外開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