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3T-15T手搖式螺桿啟閉機啟閉機閘門的配合使用操作程序
1一般說明
本機采用現場控制,現場監視閘門位置的控制方式。提升閘門前,首先利用塔體內的充水平壓系統進行充水平壓,使門體上、下游的水壓力大至相等,經確認平壓之后,才能進行提升閘門操作。
2閘門提升操作程序
按控制柜“起升”按鈕,電動機作提升方向旋轉,閘門上升,至上極限位置時,高度傳感器(或主令控制器)動作并自動切斷電源,制動器抱閘,閉機停止運行。閘門提升后,若長期不予用,應將其鎖定到檢修平臺。
3閘門下放操作程序
關閉閘門之前,應先通過點動,使閘門稍微提起,解除對閘門的鎖定,然后按控制柜“下降”按鈕(閘門鎖定已解除),電動機作下降方向旋轉,閘門下降,至下極限位置時,高度傳感器(或主令控制器)動作,并自動切斷電源,制動器抱閘,閉機停止運行。
利用超聲波探傷,主要有穿透法探傷和反射法探傷兩種方式。穿透法探傷使用兩個探頭,一個用來發射超聲波,一個用來接收超聲波。檢測時,兩個探頭分置在工件兩側,根據超聲波穿透工件后能量的變化來判別工件內部質量。反射法探傷高頻發生器產生的高頻脈沖激勵信號作用在探頭上,所產生的波向工件內部傳播,如工件內部存在缺陷,波的一部分作為缺陷波被反射回來,發射波的其余部分作為底波也將反射回來。根據發射波、缺陷波、底波相對于掃描基線的位置可確定缺陷位置;根據缺陷波的幅度可確定缺陷的大小;根據缺陷波的形狀可分析缺陷的性質;如工件內部無缺陷,則只有發射波和底波。探傷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圖紙對焊接質量的技術要求。目前鋼結構的驗收標準是依據GB50205-95《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來執行的。標準規定:對于圖紙要求焊縫焊接質量等級為一級時評定等級為Ⅱ級時規范規定要求做100%超聲波探傷;對于圖紙要求焊縫焊接質量等級為二級時評定等級為Ⅲ級時規范規定要求做20%超聲波探傷;對于圖紙要求焊縫焊接質量等級為三級時不做超聲波內部缺陷檢查。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超聲波探傷用于全熔透焊縫,其探傷比例按每條焊縫長度的百分數計算,并且不小于200mm。對于局部探傷的焊縫如果發現有不允許的缺陷時,應在該缺陷兩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傷長度,增加長度不應小于該焊縫長度的10%且不應小于200mm,當仍有不允許的缺陷時,應對該焊縫進行100%的探傷檢查。另外還應該知道待測工件母材厚度、接頭型式及坡口型式。一般地母材厚度在8-16mm之間,坡口型式有I型、單V型、X型等幾種形式。在弄清楚以上這此東西后才可以進行探傷前的準備工作。在每次探傷操作前都必須利用標準試塊(CSK-IA、CSK-ⅢA)校準儀器的綜合性能,校準面板曲線,以保證探傷結果的準確性。
1)探測面的修整:應清理焊接工作表面飛濺物、氧化皮、凹坑及銹蝕等,光潔度一般低于▽4。焊縫兩側探傷面的修整寬度一般為大于等于2KT50mm,(K:探頭K值,T:工件厚度)。一般的根據焊件母材選擇K值為2.5探頭。例如:待測工件母材厚度為10mm,那么就應在焊縫兩側各修磨100mm。
2)耦合劑的選擇應考慮到粘度、流動性、附著力、對工件表面無腐蝕、易清洗,而且經濟,綜合以上因素選擇漿糊作為耦合劑。
3)由于母材厚度較薄因此探測方向采用單面雙側進行
4)由于板厚小于20mm所以采用水平定位法來調節儀器的掃描速度。
5)在探傷操作過程中采用粗探傷和精探傷。為了大概了解缺陷的有無和分布狀態、定量、定位就是精探傷。使用鋸齒形掃查、左右掃查、前后掃查、轉角掃查、環繞掃查等幾種掃查方式以便于發現各種不同的缺陷并且判斷缺陷性質。
6)對探測結果進行記錄,如發現內部缺陷對其進行評定分析。焊接對頭內部缺陷分級應符合現行標準GB11345-89《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的規定,來評判該焊否合格。如果發現有超標缺陷,向車間下達整改通知書,令其整改后進行復驗直至合格。一般的焊縫中常見的缺陷有:氣孔、夾渣、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紋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方法對缺陷的性質進行準確的評判,只是根據熒光屏上得到的缺陷波的形狀和反射波高度的變化結合缺陷的位置和焊接工藝對缺陷進行綜合估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