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更換gyz板式橡膠支座主要采取頂升的方法進行處理。頂升處理實施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1)超薄液壓千斤頂法。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超薄液壓千斤頂安置在主梁與敦體之間,直接對梁體進行頂升,需要注意的是嚴格控制頂升
速度,確保橋梁梁體的受力均勻以及同步提升。2)鞍形支架。這種處理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橋墩作為支撐,并在蓋梁上搭設鞍形支架的方式設置千斤頂,頂升梁體。3)滿布式支架。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在橋梁的墩臺兩側重新設置頂升基礎的方式,在橋梁兩端同步頂升,待梁體抬至一定高度后,更換
橡膠支座進行必要的處理。4)抱柱支架法。利用抱柱支架進行橡膠支座的處理,主要是通過在橋梁墩臺基礎頂面設置斜支架的方式,并在支架頂面設置大噸位的
千斤頂,頂升后進行橡膠支座的更換處理。4.4做好gyz板式橡膠支座的維護保養為了確保gyz板式橡膠支座的使用安全,必須強化對gyz板式橡膠支座的檢查與維護保養工作。gyz板式橡膠支座的維護保養應該嚴格按照《橋梁養
護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堅持按月度檢查支座情況,按季度開展清掃,確保橡膠支座的完整清潔,避免gyz板式橡膠支座受到油污、積雪以及積水造成橡膠支座的老化。在養護保養過程中,應該具有重點針對性,對于橡膠支座滑板與不銹
鋼接觸面,應該及時補充添加硅脂油,確保接觸面能夠滿足變形要求。對于丟失或者是病害嚴重的gyz板式橡膠支座,則應該技術補充更換
,確保橋梁結構一直處于安全穩定的狀態。
更換支座方案(一)、更換支座施工工藝對箱梁(右幅)同步頂升、同步更換。新更換的支座必須具有復檢合格報告。其性能必須符合《公路橋梁板式支座》(JT/T4-2004)的要求,各千斤頂的規格型號應相同,同時具備出廠合格證。具體施工步驟如下:1、搭設簡易腳手架2、清理安放千斤頂位置3、將準備好的鋼墊板放在支撐位置4、準確量取蓋梁至梁底高度5、安放百分表監控梁體頂升和落梁情況6、安放千斤頂7、整體頂升(精度控制在 0.5mm 內)8、頂升至原支座取出,整修支座墊石9、同步回落(精度控制在 0.5mm 內)10、拆除千斤頂實施中計劃用 100T 液壓千斤頂,每片梁下安裝 2 只千斤頂,半幅共需 8 只千斤頂(二)、更換支座施工方案1、采用原設計的板式橡膠支座相同規格尺寸的橡膠支座進行更換。2、首先更換 5#臺上全部支座,其次更換 0#臺支座,抬升高度控制在恢復梁板安裝前初始高度即能取出支座為準。3、取下原支座更換前對原支座墊石徹底整修,并采用環氧樹脂砂漿進行找平處理,對支座墊石外觀進行修整。并將處理后表面清理干凈。4、采用同步起頂頂升、更換支座,以頂舉高程和油壓兩項指標進行雙控。在專業人員的統一指揮下,每臺油泵同時緩慢、均勻地供油,隨信號指揮,由技術員全面檢查比較每片梁工作油壓及高程變化,以便下一步頂舉時進行適當調節(高程誤差不大于 2mm;油壓誤差不大于 0.5MPa,但邊
梁除外),逐步頂升各片梁體,當達到每級指標后立即將結果報告給項目總工及監理工程師審核。5、落梁采用與提升相逆的工藝法,技術指標的控制完全相同。在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各操作手同時放松千斤頂使梁體慢慢落下;并檢查各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動及受力后的牢固情況。為了保證各千斤頂均衡抬升要統一指揮,各別調整達到千斤頂在統一抬升前均能消除由于墊板縫隙和鋼板彈性變形影響,確保整體抬升一致。回落時統一回落,保持回落的高度和受力均衡。(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在頂升更換支座前應詳細檢查各支座情況,包括支座位置,梁底距支座底面高度等,保持墩臺墊石頂面清潔,此時應對原高差較大的墊石表面進行處理,可以用水泥砂漿進行調整,以確保更換完成后梁體位置保
證不變。(1)支座墊石修整,首先用2個100T柱形千斤頂在梁底兩側即腹板底部安放好千斤頂,(最好是聯動)同時頂起箱梁,至能輕松取下為
準,此時箱梁底距帽梁頂約16—16.5cm,支座墊石表面距梁底亦應 7cm 左右。在此操作前應在支座墊石外側(即與帽梁平行面)按設計
要求標高彈一墨線(注意按規范要求墊石表面對角標高誤差不得大于 2mm)并用角磨機或手砂輪按墨線切一直縫。此后即可安放千斤頂做
抬升操作過程中應密切觀察關聯部位的變化如相鄰梁及橋面等。(2)按照已切割的標高(水平線)用人工鑿鏟剔出凸出部分使之符合設計高度要求,將表面沖洗干凈后晾干然后配制環氧樹脂砂漿,其一般比例為環氧樹脂:丙酮 :乙二胺:水泥:砂=100:15 :8:200:500配制工藝一般現場只要把握環氧樹脂溫度便可,如能達到 40℃以上便可進行摻和,步驟為摻入丙酮拌勻再摻入乙二胺拌勻此時溫度應達到 20℃以上。配合基液后與水泥、砂漿拌勻即可使用,將已配制好的環氧樹脂
砂漿用刮平尺刮在已處理過的支架墊石平面上,刮平壓光→工序完成,在一般溫度、濕度條件下 7 天強度可達 68.6MP以上。(3)在施工中需注意的問題是每次配制不要過多,一般一次配制在 40 分鐘內用完。據現場檢查的現狀,建議以每次處理一個支座墊石
為宜。2、對帽梁頂面清潔打掃,必要時要打磨平整,以保證放置千斤頂時千斤頂平整垂直。3、注意千斤頂不得偏心受壓,否則會引起“咬死”導致下落梁時同步性差,同時也能有效防止梁底局部受壓偏差過大。為保證安全,千斤頂必須具有良好的自鎖裝置。4、頂升前精確量出梁底距支座底面高度,安裝百分表以在頂升過程中監控頂升高度,并更好的控制同步頂升。5、頂升前應進行試頂,以消除支撐鋼墊或支撐體非彈性變形的影響。6、為了保證整體頂升時梁體安全,應嚴格控制頂升高度即(設計高度 H1+支座受壓后彈性變形 H2+支座墊板之間縫隙 H3+抬升高度 H4)H1+H2+H3+H4=頂升高度該條件已在實際檢查和量測中確定,支座變形下降
3mm 支座墊板間及鋼板變形約2mm+計劃頂高 10mm=15mm 即恢復原高程后抬升 15mm。7、整體頂升避免了原后澆橋面縱向被破壞的可能,本次只考慮梁體在抬升過程中的應力變化(彎距)大小和對梁體本身的影響便可,即抬升高度和梁長之比為10cm/2000cm=0.05cm 考慮預應力梁抵抗壓應力的工作狀態,在活荷載其撓度變化達到5-15mm,故頂升工藝對梁體不會產生破壞。8、操作時每個千斤頂做好準備,注意將千斤頂上下所墊鋼板(10-20mm 厚)與支撐體和梁底密貼,以免破壞原結構。9、頂升過程中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指揮統一行動,共分三步達到頂升高度,每一步均應靜停 2 分鐘以便觀察梁體和各相關部位的變化,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直至頂升完成。10、頂升箱梁時,必須注意頂升部位,嚴格控制梁體的頂升高度,避免直接頂升梁體底部,而易選在兩肋及箱梁腹板部位,防止對梁體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