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為了更好的對脫硫廢水進行處理,多數電廠都建立了單獨的廢水脫硫處理系統,脫硫廢水處理包括以下4個步驟:脫硫廢水首先進入廢水收集箱。通過廢水收集箱中攪拌機攪拌,調節均化水質,同時防止廢水中的懸浮物的沉淀。然后,通過二臺廢水提升泵(一用一備)進入pH調節箱。在中和箱加入石灰乳,調整廢水PH值至9-12,使水中的氟離子變成不溶解的氟化鈣沉淀,使廢水中大部分重金屬以金屬化合物的形式析出;使用重金屬沉降劑,重金屬沉淀Ca(OH)2的加入不但升高了廢水的pH值,而且使Fe3+、Zn2+、Cu2+、Ni2+、Cr3+等重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

Zhao等通過殼聚糖(CS)與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的接枝共聚,制得了兩親型陽離子殼聚糖基絮凝劑,發現其在乳化油廢水處理中的絮凝效果比CS、P:C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更加優異。絮凝法雖然工藝簡單,效果好,適應性強,但是絮凝劑投加后所需的靜置時間長,且形成的絮體易漂浮,導致后續絮體分離效率較低。附法吸附法除油關鍵在于吸附劑的選擇。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同時也可以吸附水中的其他有機物,但是吸附容量有限,回收利用困難,綜合成本較大。

瀘州東風灑水車型號規格發布“洋垃圾”禁令過去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處于“以環境換經濟”的發展階段,進口一些有二次利用價值的“洋垃圾”,成為當時一種不得已的選擇。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不需要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告別“以環境換經濟”已是必然趨勢,對“洋垃圾”說“不”迫在眉睫。17年7月18日,辦公廳印發《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18年1月,我國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規,停止進口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18年4月起,我國又分階段將32種固體廢物調整為禁止進口。18年6月,《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攻堅戰的意見》(下稱《意見》)把目標指向“力爭22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意見》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嚴厲打擊走私,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2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規實施后,打擊力度更大。海關總署接連開展“藍天218”“藍天219”專項行動,對“洋垃圾”形成了高壓打擊態勢。




瀘州東風灑水車型號規格Lv等采用厭氧-缺氧-需氧組合過程進行中藥制藥廢水處理的中試研究,發現該組合過程的出水質量符合中藥廢水排放標準(GB2196-28)。經過百余年的發展,生物處理法技術成熟,對各類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且運行費用低廉。然而,反應池占地面積大、建設投資高、污泥產量大、運行維護麻煩等也是其固有缺點。隨著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傳統生物處理法的缺點限制了其推廣應用。理化學法高濃度有機廢水中很多污染物可生化性較低,研究人員通常利用物化法作為生物法的預處理,既可降低廢水有機物的濃度,又能改善生物降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