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10年來,中國的制漿造紙業快速發展,新投產的造紙項目比比皆是,老項目改造升級也很多,市場競爭和技術競爭也愈來愈激烈。紙廠需要不斷地投入去改進紙機、升級打漿設備,改善成紙質量,并且降低生產成本,來得到效益的最大。目前紙廠常用的打漿設備種類很多,常規大產能紙種工廠的打漿設備基本是較新型的磨漿機。一般來講,特種紙廠壽命較長,加之原料差異大、紙種多、產能小,使用的打漿設備也就更加多元
1 打漿設備的發展和分類 1.1 打漿設備的發展 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傳遍全球,集千百年人類之智慧使打漿技術和裝備得到較快發展。近年富陽泗洲和江西華林兩處造紙作坊遺址的發掘和研究表明,不晚于宋,我國就已經把利用水力驅動的“水碓”應用到造紙作坊的舂搗打漿工段,解放了人力并提高了紙漿制備效率。十二世紀,西班牙開始使用水力搗漿機;十七世紀末,荷蘭人發明了可間歇分解碎布和打漿的槽式打漿機,在橢圓形槽內裝著水平的飛刀輥和底刀,此后的伏特式(Voith)、尼牙加拉式(Niagara)打漿機的基本結構與它是一樣的。為了提高打漿效率,增加刀片與原料纖維的接觸面積,并使打漿過程由間歇式改為連續,人們又發明了圓柱精漿機。十九世紀,英國人Jordan發明了小錐度磨漿機(見圖1),把動刀輥與底刀由水平式變成傾斜式。
疏解效果的爭議 有資料指出疏解機疏解效果好,也有實踐證明磨漿機疏解效果好; 2.4 效率和能耗的爭議 縱觀圓柱磨、錐形磨、雙盤磨眾多供應商和用戶的報告,關于效率與能耗的爭議數十年未間斷; 2.5 濃度的爭議 介紹中濃磨漿機比低濃磨漿機打漿更加節能的資料很多,同時闡述低濃打漿優勢的文獻也比比皆是; 2.6其它爭議 此外還有磨漿機串聯數量的爭議,磨漿機直徑大小和功率的爭議等等。 不難看出,上述某些打漿理念存在嚴重的矛盾,因忽略了最重要的磨片材質、齒型結構和打漿機理,忽略了原料介質、工藝要求、系統條件、操作控制和全壽命周期成本等,往往導致了不妥當的磨漿機升級決策,很多項目中新升級磨漿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