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高隔音量普通隔音房理論隔聲量為25-30dB(A),我們設計的高隔音量隔音房達到45dB(A); 2 空洞處理方便 普通隔音房須事先確定,我們設計的高隔音量隔音房可以現場確定; 3 真正的耐高溫高壓及防水,耐潮濕 普通隔音房最大可到80-120℃,一般設計的高隔音量隔音房采用氧鋁等耐高溫材料,達到400℃; 4 隔音房厚度為50mm~400mm等。
對設備的隔聲測試通常需要在搭建好的隔聲實驗中進行。隔聲實驗室由聲源室、接收室、控制室組成。隔聲實驗室測試房間包括兩間相鄰的混響室,一間為聲源室,另一間為接收室,兩室之間設試件洞口,用以裝試件。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境測控優研究中心搭建隔聲實驗臺的經驗以及相關隔聲標準規范的要求通常設置試件洞口尺寸4000×2500mm,面積10平方米,測量門、窗、玻璃等面積小于10平方米的試件,可根據以上標準規定,在試件洞口內構筑符合試件尺寸的裝洞口。為了控制測試房間的背景噪聲,抑制側向傳聲,準確測量建筑材料及構件的空氣聲隔聲性能,隔聲實驗室采用“房中房”構造。聲源室與接收室之間在結構上完全脫開;聲源室、接收室與原基礎間設置隔振材料;實驗室的新增外墻,聲源室、接收室的墻體、地面及頂選用高隔聲性能的材料;測試房間的門均采用雙道隔聲門,作成“聲閘”,進一步提高門的隔聲能力。聲源室、接收室的房間尺寸比例選擇合適,使低頻段的簡振頻率盡可能分布均勻。實驗室建成后,按照GB/T 19889.1-2005、GB/T 19889.3-2005與GB/T 8485-2008對隔聲實驗室進行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設置、調整擴散板位置,確定是否需要設置吸聲構造降低混響時間等,直至滿足上述標準要求。聲源室、接收室內照明采用無噪聲燈具;聲源室、接收室室內墻面(試件桐口墻面除外)均設置電源插座,插座分兩組,一組供測試設備用,一組供電暖氣(功率2000W)用。實驗室外墻面設置電源插座,供加工試件的電動工具用。隔聲實驗室的接收室背景噪聲≤20dB(A);測試房間的低頻混響時間滿足標準要求;房間內聲場分布較均勻,避免出現強駐波
如果把單層均勻密實材料的構件(忽略材料的彈性)看作是柔軟的,它在受到聲波激發時,構件的振幅大小就決定于構件的單位面積質量(稱為面密度)、入射聲波的聲壓和頻率。構件越重,頻率越高,透射波的振幅就越小,構件的隔聲效果也越好。闡明這一關系的即為質量定律。在聲波垂直入射時構件的隔聲量(Ro)可用下式計算:Ro=10 lg|pi/pt|2=10 lg【1+(ωm/2ρc)2】 (dB)式中pi為入射聲壓;pt為透射聲壓;m為面密度;ω為角頻率(ω=2πf,f為頻率);ρ為空氣密度;c為聲速。此式即為垂直入射波的質量定律,其實用公式為:Ro=20 lgm·f-42.5在無規入射的情況下,對所有方向的入射波進行平均,求出無規入射波的隔聲量(R)。其公式為:R=Ro-10 lg(0.23Ro)R值較Ro值為小,Ro越大,其差值就越大。上面所述的是忽略材料彈性的理想情況,實際上隔聲構件一般是有一定剛度的彈性板,可因吻合現象而降低隔聲量。板的隔聲量由彈性的勁度控制。在質量控制區以上產生的臨界頻率處的低谷,是由吻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