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使用說明 1、設備工作地 裝地點必須要有大量充足連續的水源供應,以攪拌和清洗,原材料便于取放,設備工作地與被充填泥漿施工現場距離越近打漿效率越高。還需要考慮沖洗設備的液體余渣定點排放及處理。 2、操作說明 啟動前的準備工作,關閉主電源,認真檢查攪拌系統和打漿系統,確定沒有任何無關的東西和剩余的材料,然后將打漿系統所有的連接處裝牢固,使手動閥門、操縱桿處于“空擋”或“關閉”狀態。
4、輸送距離 設備位置與施工現場無論用什么材料泵送距離要求最短,并且軟管應該盡量保持直線,但有時特殊環境要求軟管比平時要長,盡量減少阻力不能有急彎。在生產工作輸送前必須熟悉被輸送材料的特性,一些材料不能被用于長距離輸送。 5、攪拌 普通水泥組成混凝土灰漿混合比例約35-40升水對一袋50kg的水泥,若使用軟管輸送灰漿,攪拌完后,通過打漿系統抽出灰漿,這樣清除軟管內多余的水,使軟管潤滑為生產漿料順利通過,不能用干燥的軟管輸送,生產用漿攪拌后在剛才的灰漿后立即用泵輸送出軟管或裝桶。 關于生產程序的最后說明,打漿送泥漿有偶然性,無論操作者多么的勤奮,軟管總有被堵住的時候,一旦發生必須快速清除,關閉泥漿泵電源,打開打漿系統上的全閥排空管道里的物料,用一根長塑料硬管但直徑小于軟管直徑一半,插入被堵的軟管中一頭接上水源沖洗,將軟管當中的泥漿沖洗干凈為止。 如果使用硬質塑料管,管道被堵應先關閉電源,查清并清除被堵部位。
6、附加建議 “自制”泥漿 有時成品混凝土泥漿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在現場調配及攪拌,能夠成功生產出合格漿料,但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 (1)自制漿料應具備下列的特性: A、靜止時具有穩定的固體不分離的懸浮液。 B、能從桶中流出最佳流動性,但不能太濕。 (2)水泥: 不同類型水泥來滿足多種情況下的特殊要求,如高濃度、抗性和其他要求,最常見的是32.5號水泥在泥漿生產中使用最廣泛。 (3)水: 在大多數情況下,用于生產泥漿的水應該是干凈,不含硫和可溶解性的學成分,使用飲用水最理想,水和水泥的比例是生產泥漿質量的重要因素,含水量保持最低才能生產出上述特性的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