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料因素直接影響制粒的效果,淀粉含量較高的物料易被蒸汽糊,這些原料經過調質后,有一定的粘性,有利于顆粒成形。對粗纖維含量高的原料,添加一定量的油脂,在制粒時可以減少物料與環模之間的摩擦力,有利于物料通過環模,且成形后顆粒外觀較光滑。一般添加量1%左右,添加量過高,容易造成顆粒松散,如果需要添加較多的油脂,可以考慮制粒后噴涂,特別適用于生產高能量飼料。粉碎原料粒度決定著飼料組成的表面積,粒度越細,表面積越大,物料吸收蒸汽中水分越快,利于物料調質,也易制粒成形。從制粒角度來講,粉碎細,制粒強度高,但加蒸汽多,稍不留意易于堵機,且原料粉碎過細,造成粉碎電耗過高。粒度過粗,增加環模和壓棍磨損,制粒成形困難,尤其是小孔徑環模成形更難,并造成物料糊效果差,導致物耗高、產量低、顆粒含粉率高。因此,通常生產畜禽飼料,粉碎玉米宜采用2.5~3.0mm篩板,即能避免粒度過細的弊端,又飼料充分調質所需的粒度,利于減少顆粒的含粉率。另外要注重制粒前的混合均勻度,因為飼料配方組成復雜,各種原料比重差異較大,對于不同配方、不同品種,采用不同的混合時間,使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達到5%左右。
制粒過程中物料能否被擠壓通過壓模取決于模孔中所能產生的壓力和摩擦力的大小。這跟物料與壓模壁之間的摩擦系數、水分含量、原料粒度、溫度、物料可塑性變形部分的緩沖時間和物料的可壓縮性有關,這些特性與壓模孔深和孔徑密切相關。一般來講,壓模孔徑壓縮比宜采用1:8~1:13(即模孔與壓模的有效厚度比),壓模的壓縮比小,壓模孔的有效長度短,物料在壓模孔中形成的壓力小,容易擠出環模,因此,產量高,但制出的顆粒松散,含粉率高,外觀不光滑;反之壓縮孔的有效長度越長,物料在壓模孔中的壓力越大,相應制出來顆粒緊密度高,顆粒光滑質量好,可降低含粉率,但制粒機產量會下降,當然噸電耗也相應增加。因此,飼料廠家在生產不同規格與品種的顆粒料時,所選用的環模孔徑比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