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空調機組和冷卻塔大多安裝在大型建筑樓頂、屋面,比如酒店、商場、購物中心等城市綜合體。受機組結構及安裝環境的影響,設備噪音污染較廣,因此它們的降噪備受關注。
一、噪聲分析
(1) 空調器及風機盤管等設備運轉及設備振動產生的機械噪聲。
(2) 冷凍動水在冷凍水管內流動產生水流聲及水管振動產生的噪聲。
(3) 空氣在風管內流動摩擦振動產生的噪聲。
(4) 空氣從送風口噴出形成空氣動力性噪聲。
(5) 外界其他噪聲源與上述噪聲源可能產生的共振。
在聚磷酸銨(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膨脹防火涂料配方中分別添加9%(質量分數)的MoO3,MoSi2和Fe2O3,獲得3種新涂料.對上述涂料與原涂料進行熱重分析(TGA)比較后發現,MoO3,MoSi2和Fe2O3均能顯著提高炭質層的殘炭率.對各涂料在不同溫度下的殘炭率進行紅外光譜測試,發現它們可促進熱穩定性好的芳香結構基團的生成,從而提高涂料炭質層殘炭率.
二、常用的消音措施
1.消聲,消聲器控制空調機組通過通風管道,傳到受聲點以及風道內氣流噪聲。同時被應用在空調機房、鍋爐房、冷凍機房等設備機房的進出風口。
2.減振,消除振源設備與傳聲介質之間的剛性連接。控制空調系統設備的噪聲,必須控制空調機組、制冷設備振動傳播的固體聲,同時避免通風管道受迫振動發聲。常用辦法是安裝減振器,增加隔振軟管,管道減振 阻尼包扎等。
3.隔聲,制冷主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等噪聲較大的制冷主機、冷卻水泵基本設置在地下室。為減小設備噪聲對地面上使用房間的影響,可對機房墻體、樓板進行隔聲處理。此外,屋面露天設備外側可用隔聲屏障 圍護,降低噪聲影響。根據鋼管拱橋的連續泵送頂升施工工藝與現場施工條件需求,提出了鋼管拱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及合適的性能評價方法.通過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參數優化、外加劑復摻、礦物摻和料選用等配制技術,試驗配制出初始坍落度大于240 mm,坍落擴展度大于650 mm,擴展時間T50為5~15 s,4 h坍落度零損失,常壓泌水率為0,強度等級達到C60以上的收縮補償鋼管拱自密實混凝土,并在工程中成功應用.
空調和冷卻塔一般都安裝在樓頂上,機器發出的聲波遇到聲屏障時,它將沿著3條路徑傳播:一部分越過聲屏障頂端和兩側繞射到達受聲點,一部分穿透聲屏障到達受聲點,一部分在聲屏障壁面上產生反射。聲屏障的插入損失主要取決于聲源發出的聲波沿這3條路徑傳播的聲能分配。
聲屏障采用混合型聲屏障,頂部為吸聲單元,下部分為隔聲單元,模塊與模塊之間可以任意搭配,安裝維修方便.合理確定聲屏障的長度和高度后,可獲得10-25dB(A)的降噪量.結構安全性高,抗自然力和人為破壞力強.具有投資省,施工速度快、景觀作用明顯等優點.以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結合劑,用粉煤灰和微硅粉取代砂和部分水泥制備泡沫混凝土.探討了微硅粉和聚丙烯纖維對表觀密度為800~1 5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收縮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摻加微硅粉和聚丙烯纖維技術,可以制備出表觀密度在800~1 500kg/m3,抗壓強度達到10~50 MPa的高強泡沫混凝土;微硅粉和聚丙烯纖維能顯著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且泡沫摻量越大,其增果越顯著;摻入聚丙烯纖維后,泡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顯著提高,干縮率明顯下降.
空調、冷卻塔聲屏障材料宜選用降噪效果性能良好結構安全可靠、價格經濟、安裝成本低、經久耐用、使用壽命長、景觀協調、美觀大方等方面的材料。具體說明如下:
(1)隔聲量大:平均隔聲量應不小于35dB;
(2)吸聲系數高:平均吸聲系數應不小于0.84;
(3)耐侯耐久性:產品應具有耐水性、耐熱性、抗紫外線、不會因雨水溫度變化引起降低性能或品質異常.產品采用鋁合金卷板、鍍鋅卷板、玻璃棉、H鋼立柱表面鍍鋅外理防腐 年限在15年以上.
(4)美觀:可選擇多種色彩和造型進行組合,與周圍環境協調,形成亮麗風景線.
(5)經濟:裝配式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施工時間,可節省施工費及人工費.
(6)方便:與其它制品并行安裝,易維修,更新方便 采用DTA-TG,IR,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煅燒制度下高嶺土的結構變化,分析了偏高嶺土膠凝活性產生的原因,并以水玻璃激發偏高嶺土制成地聚合物材料.結果表明:高嶺土在600℃煅燒6h或者在700~900℃煅燒2h以上,可形成偏高嶺土,它是一種結晶度很差的過渡相,保持了高嶺土的層片狀結構,但片狀和管狀晶體尺寸變小,結塊增加,其膠凝活性較好.
空調設計與噪聲控制的協作主要涉及建筑內的防噪規劃、建筑空間的分配和建筑構造等內容,從控制噪聲的觀點出發,空調設備的機房應遠離空調用房和對噪聲控制要求高的房間,這樣可以增大噪聲的自然衰減,減少空調噪聲對空調房間的影響。為降低風管的氣流噪聲,建筑設計方應盡可能預留足夠多空間給空調系統。在空調用房的布局上,對噪聲控制要求高的房間,應集中布置在建筑內區,用對噪聲控制要求低的輔助用房或辦公用房作為隔聲屏障。研究了分別基于AC13和AC25優化出的9組級配、SBS改性中海70#瀝青和中海70#瀝青兩種結合料、花崗巖和石灰巖兩種集料以及50,70 mm兩種車轍試件厚度等條件下的瀝青混合料動穩定度(DS)與車轍模量(EDS),EDS與動態蠕變勁度模量(Sdy),Sdy與DS這三者的關系.結果表明,不同瀝青混合料的Sdy與采用厚度匹配的車轍試件DS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因此可以將DS轉換為Sdy,并用其作為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的參數.
在建筑構造上,對于產生噪聲的房間和需要安靜的房間,它們的圍護結構需要具有足夠的隔聲量,一般要做成厚重密實的結構。如果在建筑設計時間沒有處理好,則在噪聲控制時可能需要花費很高的代價才能彌補。
利用復合快硬水泥、水渣等輕集料和微泡劑等外加劑,配制出了高性能的新型輕質混凝土;通過對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試驗分析及與普通輕集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比較,結合微觀機理的分析研究,闡述了該新型混凝土的性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