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彩色瀝青瓦,俗稱油氈瓦,在歐美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引進到國內。到2002年,美國,英國,意大利,德國等國的瀝青瓦彩瓦設備和技術相繼進入我國,在我國政府下令禁止生產黏土瓦之后,民間的瀝青瓦廠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目前國內已有數百余家之多。城市建筑蓋瓦大都已采用這種彩色瀝青瓦瓦,2006年我國的彩色瀝青瓦行業標準發布,進行統一稱之為玻纖瓦,進一步促進了多彩玻纖瓦的發展。
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上海,大連等地興起了“平改坡”熱,幾乎把所有沿街平屋頂都改成了坡屋頂,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充當主要坡屋面材料的是瀝青瓦,其最大特點是重量輕,色彩也較多。在美國,瀝青瓦一直是主要的坡屋面材料,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瀝青瓦的使用率占瓦片市場的98%,住宅一般都是用木材建造,為了減少承重,也為了減少工程造價。
彩色瀝青瓦是我國目前坡屋面材料必然的首選。事實也是這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彩色瀝青瓦的應用普及方興未艾,很多地方還有90%的人群未了解到多彩瀝青瓦的實用性,但是,短短10多年就從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已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材質:玻纖瓦:全天候改性防水瀝青,高強度玻璃纖維胎基傳統瓦:普通425/525水泥,粗沙,細沙表面顏色:玻纖瓦:多種,表面的沙粒是用顏色天然的礦石顆粒,金屬氧化物(顏色)在高溫下陶化而成。
傳統瓦:1.涂層型多種,但因為表面的顏色是由白水泥,石英沙,無機顏料粉末和多種添加劑混合而成顏色不能進入石英沙的顆粒內,色彩涂層在自然狀態下極易損蝕,而出現不均勻的褪色,脫色2.混合型通體型不多。因顏色直接受以瓦體顏色的影響而發黑。另外。顏色混入水泥,使得瓦體強度受到很大的損傷,更易褪色。
表面質感:玻纖瓦:日光下完全不反射,真正的亞光效果。
傳統瓦:粗糙,日光下有很強的反射,幾乎不能識別其顏色。
柔韌性:玻纖瓦:相當好,適合鋪設簡單或復雜的屋面。
傳統瓦:無,脆性材料。在二次,三次搬運過程中極易破損。
抗滲性:玻纖瓦:完全不親水性傳統瓦:生產,養護過程中,極易出現肉眼難辯的細小裂紋,裂縫。
施工便捷性:玻纖瓦:最容易安裝的屋面材料傳統瓦:極為復雜。
屋面效果:玻纖瓦:緊貼屋面,瓦與瓦之間吻合更好,符合屋面要求傳統瓦:采用干掛方式。由于尺寸偏差極易造成瓦與瓦之間出現翹曲,張口等現象,影響屋面美觀及防漏施工:玻纖瓦:用普通美工刀傳統瓦:施工中必須用水泥砂漿,凝結過程中流淌在瓦表面后,不易清除,影響美觀。
適用屋面類型:玻纖瓦:任何形狀的屋面,包括圓形傳統瓦:只能鋪設在平面屋面上,不適合當今多樣化的建筑需求(如:拱形,球形,多個小屋面的拼接)
鋪裝方法:玻纖瓦:釘接,粘接:傳統瓦:不同的屋面坡度下,方法完全不同。如在45度以上的坡屋面上,必須用混凝土加膨脹螺栓固定掛瓦條,傳統瓦:用鋼釘加固,再用特制扣加固。
輔助材料:玻纖瓦:很少,僅需釘子和瀝青膠,價格低廉傳統瓦:木材,釘子,專用搭扣,專用涂料,水泥和專用工具,價格較貴。
運輸損耗:玻纖瓦:基本沒有傳統瓦:易碎,很難控制(取決于瓦自身的質量與人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