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世紀80年代末天津油氈廠從國外引進了一條瀝青卷材多功能生產線,能生產瀝青瓦,并制定了JC/T503—1992《油氈瓦》行業標準,但產量很小,使用面積有限。GB/T20474—2006《玻纖胎瀝青瓦》國家標準頒布實施后,上海、浙江、北京、山東、遼寧等省、市防水材料生產企業紛紛上馬,生產瀝青瓦,產量扶搖直上。浙江一省就有10多家企業生產瀝青瓦,年產量達15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產量1/3。②國家標準包容了歐美兩大瀝青瓦體系,消除了技術壁壘,加快了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進入我國的速度。美國歐文斯科寧、意大利德高瓦、加拿大IKO等公司產品進入我國,為我國瀝青瓦生產設備與產品的改進發揮了示范作用。③制定了JC/T 1071—2008《瀝青瓦用彩砂》行業標準,使彩砂有了全國統一的質量檢驗與評判標準,燒結彩砂替代了染色砂,提高了瀝青瓦抗老化的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④將瀝青瓦納入了GB 50693—2011《坡屋面工程技術規范》,有利于產品的選用和準確設計施工。⑤瀝青瓦的使用范圍日漸擴大,由原來的用于城市居住建筑的“平改坡”,推廣使用到住宅小區、高檔公寓、別墅和商務樓等民用建筑。使用地域由上海、江浙、山東、遼寧等沿海地區推廣到黑龍江、 等嚴寒與干燥氣候地域。⑥瀝青瓦的類型增多。原來只能生產平瓦,現在一些廠已能生產疊層瓦。瓦的外形尺寸與色彩向多樣化發展,滿足了不同地區和不同建筑屋面的需要。⑦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自主研發改進了瀝青瓦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并獲得了專利。我國自己設計、生產的瀝青瓦生產線已出口國外。 會上,代表也反映了當前瀝青瓦生產與應用中的問題:①瀝青瓦行業集中度低,生產企業規模小,產量低,產品品種、使用壽命和生產設備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②市場上低價競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產品仍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③有些企業產品的自粘條性能差,達不到抗風揭性能要求。④尚有一些企業采用復合胎、染色砂和再生瀝青生產瀝青瓦,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嚴重損害產品信譽。⑤瀝青瓦使用的瀝青價格猛漲,使生產合格瀝青瓦的企業已無利潤可言。 會上,代表一致認為:玻纖胎瀝青瓦是一種兼有防水和裝飾雙重功能的新型屋面材料,與燒結粘土瓦、混凝土瓦相比,節能節地,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GB/T 20474—2006《玻纖胎瀝青瓦》國家標準的制定、頒布和實施對我國瀝青瓦行業的發展和推廣使用作出積極貢獻。該標準采用了國外先進標準,基本上符合我國國情。但實施近五年,標準中某些內容尚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和進行研究試驗,取得共識或進行修訂。會上,代表反映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出的修訂建議歸納為五方面:①瀝青瓦的厚度。為保證瀝青瓦的使用壽命,應適當提高瓦的厚度;或對不同使用年限的瀝青瓦規定不同的厚度,或將厚度進行分級。②可溶物含量。一種意見是認為為保證瀝青瓦的使用壽命與防水性能,應適當提高可溶物含量;第二種意見是適應瀝青瓦夏季施工,減少瀝青溢出,滿足防火要求,應適應降低可溶物含量;③柔度。對使用于嚴寒地區的瀝青瓦規定相應的低溫柔度。④不透水性。瀝青瓦屋面是結構防水,屋面不積水,認為此指標沒有必要設置,可增加吸水率指標,還有認為瀝青瓦生產過程中砂過度壓入,損傷胎基,可用此指標控制。⑤增列瀝青瓦的防火性能。⑥瀝青瓦的抗風揭性能是否可以進行分級,滿足不同地域的需要。⑦適當提高拉力,采用95g/m2胎基,拉力可以提高,但產品成本變化不大。會議建議: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會后將代表意見整理后,向上級標準化管理部門申請立項,將GB/T 20474—2006《玻纖胎瀝青瓦》國家標準列入修訂計劃。
杭州榮平屋面瓦業有限公司是科研、生產、設計、銷售、服務于一體,集技術、品質、服務于一身的新型技術密集型企業。我廠主營:瀝青瓦,玻纖瓦,油氈瓦,金屬瓦,彩石金屬瓦,蛭石金屬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