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寶雞聲測管現貨----渭南聲測管現貨——天翔龍鋼管——聲測管——小導管——鋼花管——注漿管
從大環境來看,由于受到房地產調控滯后效應的影響,整個廚電市場在第一季度遭遇下滑局面,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廚電市場的零售規模為128億元,同比下滑6.1%;零售量為1366.9萬臺,同比下滑3.3%。很顯然,這一量額齊跌的局面自然也波及到了集成灶領域。
就集成灶行業的發展而言,一方面,今年春節假期時間點的錯位,使得市場開局叫往年更晚,另一方面,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的涉足,行業規模在快速提升的同時,自然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尤其是哪些從傳統白色家電及廚電領域進入的品牌,顯示出了較強的殺傷力,或多或少會對現有的專業品牌造成了沖擊。
此外,大部分企業在習慣了行業紅利所帶來的高增長之后,在預期目標和現實情況之間產生了一定心理落差。因此,在接連出現出貨艱澀、開工不足,銷售沒達到預期等情況之后,有些企業還是顯示出了些許的焦慮和不安。
不過這種略帶消極的情緒并沒有出現在6月5日開幕的第23屆中國國際廚房、衛浴設施展覽會上(以下簡稱上海廚衛展),參展的十幾家集成灶企業無論在展臺布置,還是產品展示上,還是充分展現出了這一廚房細分品類良好積極的發展態勢,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每一家集成灶展臺中都能見到的人頭攢動的景象。
事實上,艾肯家電網在與十余家參展企業相關負責人的現場采訪和溝通后來看,他們對于集成灶市場的整體發展前景還是充滿了信心,并不會因為今年開局的不利,而調整他們各自的發展目標。
億田智能廚電副總經理楊光告訴艾肯家電網:“盡管一季度整個集成灶市場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億田全年突破10億元以上的銷售目標不會有變化,相信隨著億田集成灶新品、洗碗機等多款產品的投放和渠道活力的進一步釋放,接下來的發展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火星人集成灶副總經理胡明義則表示:“從四月份開始,整個節奏就開始緩過來了。在過去的兩個月中,火星人的銷售增長都保持在70%以上,今年再度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行業發展呈現出全新的特點
與此同時,透過集成灶企業最為重視的上海廚衛展,艾肯家電網也發現了今年集成灶市場一些全新的發展特點。
第一, 行業發展的頭部效應越發明顯
在本次上海廚衛展上,美大、火星人、億田、帥豐、森歌等行業領先企業悉數亮相,他們不僅帶來了行業尖端的產品和先進的理念,更是在業績上領跑于整個行業。根據浙江美大公布的一季報顯示,浙江美大實現營收2.2億元,同比增長53.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72萬元,同比增長49.74%。而包括火星人、億田、帥豐等品牌的銷售規模也都保持在50%左右的同比增長。
應該說,在集成灶市場品牌格局尚未形成的局面下,上述行業領先者會通過在規模、品牌、產品、渠道、甚至是資本等方面的優勢,來拓寬他們各自企業的護城河,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在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看來,在美大之后,未來2-3年之內,集成灶行業還會出現3家左右銷售規模達到10億元級別的企業。
第二,“外來者”來勢洶洶
就在6月5日上海廚衛展開始的前一天,高端水槽品牌歐琳在上海舉辦了一場高規格的新品發布會,推出了一款名為“巴黎之夜”的集成灶產品,從而正式宣告了其進入集成灶領域。而歐琳也和帥康、美的、北斗星等品牌一起,成為了本屆展會上集成灶新生力量的代表。
除此之外,未參展的海爾、奧克斯等品牌也啟動了集成灶項目。不難發現,這些企業都是從其它賽道轉換過來的入局者,要么是在家電領域耕耘多年,有著深厚的品牌積淀和廣泛的渠道基礎,要么是背靠千億級別的集團背景,擁有著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實力,無一不顯示出了“來勢洶洶”的氣勢,欲在這個新興的戰場內殺出一片天地。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上述企業產品的上市和渠道的鋪開,集成灶行業的競爭會越發地激烈。
第三、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提整體廚房解決方案
近幾年來,集成灶企業上馬櫥柜項目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本次展會上,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帥豐明確提出了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櫥柜產品,而森歌更是單獨成立了一個櫥柜品牌班貝格來運作。
不僅如此,包括洗碗機、集成水槽、嵌入式蒸烤箱等產品也成為了這些集成灶企業展區內比較熱門的參展產品。事實上,不管是從滿足用戶日益挑剔的需求出發,還是考慮到增加渠道商的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因素,圍繞著以集成灶為核心,進行相關品類的延伸都是集成灶企業一個比較現實的布局。
浙江美大董事長夏鼎博士轉載接受艾肯家電網時就表示,美大要不斷提升集成水槽洗碗機、凈水等相關品類的銷售占比,來對集成灶業務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打造領先的整體廚房、健康廚房、智能廚房的解決方案。
第四、不光是產品、在營銷手段上也變得同質化
在發展了十幾年之后,集成灶在產品上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傳統的消毒柜款集成灶和蒸(烤)箱集成灶兩大陣營,就眼下而言,集成灶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較大的創新性突破難度較大,未來主要還會圍繞著智能化、模塊化、工業設計、新材料的應用、等方面去完善和提升。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各企業在營銷手段上同樣也開始陷入同質化,具體表現為,在品牌推廣上,高鐵和明星代言幾乎成為了慣用的“三板斧”,而圍繞著終端市場的落地,則主要依靠頻繁的廠購、總裁簽售、異業聯盟、品牌日等大同小異的促銷活動。現如今,在不斷有新企業涌入該行業的情況下,能否在營銷手段上注入新鮮的元素,還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