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無縫鋼管
20#無縫鋼管為低碳鋼管,碳鋼一般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三種,其中45#鋼為中碳鋼,低于45#即為低碳鋼,高于45#即為高碳鋼,無縫鋼管如沒有特殊要求,一般均采用20#無縫鋼管。
中文名稱
20#無縫鋼管
牌號:
20#
屬 性
鋼管
材 質
20#鋼
20#無縫鋼管材質為20#鋼,強度比15#稍高,很少淬火,無回火脆性。冷變形塑性高、一般供彎曲、壓延、彎邊和錘拱等加工,20#無縫鋼管電弧焊和接觸焊的焊接性能好,氣焊時厚度小,外形要求嚴格或形狀復雜的制件上易發生裂紋。切削加工性冷拔或正火狀態較退火狀態好、一般用于制造受力不大而韌性要求高的工件。
1.2 鋼管的外徑和壁厚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 外徑允許偏差+ 0.50mm~0.20mm 壁厚允許偏差 + 0.97mm~0.77mm 。
3 外形 3.1 鋼管的彎曲度不得大于1.0mm/m。20#無縫鋼管中化創新
4 重量 鋼管按實際重量交貨,亦可按理論重量交貨。鋼管每米理論重量為13.115kg/m。
5.鋼管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 222的有關規定。
7.力學性能 經適當熱處理,鋼管的力學性能應達到API SPEC 5CT 中N80鋼級的要求。
8.密實性 鋼管應逐根進行渦流探傷以檢驗鋼管的密實性,渦流探傷對比試樣人工缺陷通孔直徑為φ2.2mm±0.01mm。
一直備受各方關注的美對我輸美鋼鐵發起“337調查”案件,繼近日寶鋼獲美337調查商業秘密類案件勝訴之后,今天又有新消息傳來,美FDO委員會推翻寶鋼337調查案件中反規避訴點初裁結果,發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重審。
據中國新聞網3月1日消息,據寶鋼代理律師冉瑞雪介紹,FDO委員會推翻寶鋼337調查案件中反規避訴點初裁結果,案子發回行政法官重審,意味著關于反規避訴點的調查將重新走回到證據交換等程序中。
2016年5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調查共涉及寶鋼、首鋼、武鋼等中國鋼鐵企業及其美國分公司共計40家企業。這是美國首次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根據該調查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業有違規行為,相關產品或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市場。對此,涉案中國企業嚴陣以待。案件共涉及三個訴點,即商業秘密、反壟斷和反規避調查。
今年2月15日,在寶鋼及其律師的努力下,美方被迫提出動議要求撤回商業秘密訴點的指控。2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裁定終止商業秘密訴點的調查。據悉,在美國337調查歷史上,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商業秘密類案件的勝訴。
另據冉瑞雪介紹,美方已確定將于3月14日對寶鋼337調查案中反壟斷訴點進行復審。
去產能的效果正在凸顯。
反映到具體經濟活動中,鋼鐵、煤炭、化工等產品的價格都在持續上漲,企業利潤上揚。特別是鋼鐵行業,全聯冶金商會發布的2016年度數據顯示,145家民營鋼鐵廠實現利潤401億元,同比上一年度已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從江蘇的情況看,主要的產煤企業徐州礦務集團從2016年11月份就開始盈利。2017年2月份,江蘇煤炭企業商品煤平均售價900.66元/噸,同比增加550.17元/噸,上漲156.97%,比1月增加93.12元/噸。
在鋼鐵行業,表現最為搶眼的是位于江陰的全球最大特鋼生產基地興澄特鋼,2016年盈利水平領跑全國特鋼行業。
據省經信委通報的2017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根據粗鋼產量規模和區域分布特點,江蘇重點調度的15家鋼鐵企業全部實現了盈利。
在鋼鐵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鋼廠的盈利對于經濟的發展的信心極其重要。今年1-2月,在鋼鐵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4.6%的情況下,出廠價格同比增長32.4%;冶金行業完成現價產值2558億元,同增15.4%;實現利潤111.2億元,同增85.3%。
由此可見,在去產能的強力作用下,盡管江蘇鋼鐵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同比下降,但已實現了大幅度的盈利。
目前,江蘇2016年度去產能的任務已超額完成。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此前對記者表示,算上江蘇在國家任務基礎上主動加壓去產能的“平板玻璃、船舶”,去產能促使以鋼鐵為首的整體工業經濟實現了較穩較快增長,工業產值和利潤均出現大幅增長。
從以鋼鐵為主的原材料工業看,第一季度的工業品產銷保持在98%左右,產銷銜接基本平衡,同比提高接近一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較高,在105左右。具體看,1-2月,原材料工業實現銷售產值6659.7億元,同比增長15.2%,比去年同期高12.9個百分點,完成內銷產值6319.8億元,同比增長15.7%,出口交貨值339.9億元,同比增長7.8%。
而在主要產品產量中,生鐵、粗鋼等產品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冶金行業出口增長恢復較快,1-2月共完成出口交貨值129.8億元,同比增長18.2%。
目前的壓力在于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顯著。1-2月,原材料價格上漲貢獻了價格總漲幅83.6%。在江蘇的第二產業中,結構偏重,能源化工產業對江蘇經濟貢獻突出,能源資源類產品基本依靠進口和省外調進,導致價格輸入性成本較高,加之電力、社保、融資等成本相對較高,以鋼鐵為主的工業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加大,轉型任務依然艱巨。
隨著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措施的不斷加碼,下游需求難以出現較大利好,會對鋼材等原材料行業產生顯著的影響。
從江蘇第一季度的有關數據看,產能過剩行業經營效益有明顯提升,但總體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年比重并不高,經濟成長的壓力仍然存在。
取消對產能過剩行業“一刀切”的做法,對正在進行或已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產品和技術領先的企業、節能環保優秀的企業以及能夠生產替代進口材料的企業在信貸上給予傾斜。
在調研中,各方人士均反映,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取消對產能過剩行業“一刀切”的做法,加大對鋼鐵等傳統產業的改造扶持力度,較為緊急的是從環保項目投入和運營兩個方面給予企業財稅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