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SO9001與ISO14001的關系探討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組織管理問題日益引起工業界、經濟界的普遍關注。為此國際標準組織先后于1987年3月發布了ISO9001族標準 和1996年9月發布ISO14001族標準。現在,一股世界性的貫徹這兩個族標準浪潮正在全球日益高漲。 而第三方的認證工作的實施,對推動這些族標準的實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ISO9001與ISO14001是國際標準化 組織(ISO)發行的9000多個國際通用標準中僅有的兩個管理標準。因為都是組織管理標準,所以它們有十分相同的觀念和原則,不同的只在于管理的對象不同而已。
ISO9001族標準屬質量管理,其管理的對象是賣給用戶的產品。而在制造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想要的東西,是ISO14001族標準所要管理的對象。例如:報廢產品、廢料、生產過程的廢汽(氣)、噪聲、粉塵、煙、 熱、廢液和其他廢棄物等。ISO9001族質量管理標準的重點在于產品形成 的過程及最終產品。而ISO14001族環境管理標準的重點則在產品的制造 場所及其廢棄物。
ISO9001族標準的貫切實施,對推動組織的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組織效益,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組織直接采用了該標準,約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ISO9001族標準的第三方認證。 ISO9001族標準推行,為廣大組織提供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方面的“要素”導則和要求,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的要求。而 ISO14001族標準的發布和推行,對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從原材料的選擇、設計、加工、銷售、運輸、使用到最終廢棄物的處理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對于環保的重視,是近半世紀以來,全球人士的最大覺醒。 當世界各國在穩定中追求高速經濟發展的同時,在暮然回首的剎那,才發現自己所生長的地球,天然資源遭到破壞。 1985年,臭氧層空洞被證 實擴大;近年來印尼森林火災,引起環境災難。 這些令全球人士對生態 環境保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反省。 因為,即使經濟的發展再快,少了天然環境資源的滋潤,經濟的發展,亦將如缺少養分的果樹,無法長出豐碩的果實來。
ISO9001與ISO14001雖則都是管理標準,但由于管理對象不同,有若干程度的重疊性,也有些不同。主要在于:
1、主要共同點:
a.兩個族標準都是管理性標準,且基本要求即管理體系是相似的。
ISO1400160%內容直接采用了ISO9001的內容,不同的只是支撐技術或工作體系。
b.兩個族標準都作為世界貿易標準,對組織都有同樣的作用。
c.兩個族標準都提倡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觀念。ISO9001族標準 認為按標準要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保證為用戶提供滿意產品, 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益。
ISO14001同樣強調預防的重要性,認為及早建立環境管理系統進行預防要比環境污染后再清除環境災害更好。
d.ISO9001與ISO14001族標準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促使組織對資 源的利用。ISO9001的管理目標是提高有效資源(制造產品時減少資源消耗,制造符合用戶滿意產品的質量特性),而ISO14001的管理目標是降低無效資源(減廢),兩者對象不同,但結果一樣。
e.由于兩者都是管理標準,所以都要通過內部審核來驗證系統的運作情況。
2、主要不同點:
a.標準管理的對象不同,ISO9001族的對象是賣給用戶的產品,而 ISO14001族標準的對象是組織的環境及產品生產過程產生的不愿要的廢棄物。
b.標準側重點不同,ISO9001側重于組織的產品質量,而ISO14001側重于組織的活動、產品、服務對環境的影響。
組織推行ISO9001族標準,為提高組織的產品質量和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條件。而ISO14001族標準的推行,可滿足綠色生產力和綠色競爭 力的國際趨勢,使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有了環境條件保證,為此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是每個組織希望實現的目標。
歡迎來電咨詢
深圳市凱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小姐
聯系方式:0755-28377534/13322932440
QQ:7191838
郵箱:szkaiguan@163.com
OHSAS18001認證
OHSAS18001系列標準及由此產生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是近幾年又一個風靡全球的管理體系標準的認證制度。 OHSAS18001系列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挪威船級社(DNV)等13個組織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國際性標準,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況下,它起到了準國際標準的作用。
OHSAS18001認證范圍
為明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鼓勵用人單位采用合理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原則與方法,控制其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持續改進職業安全健康績效,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OHSAS18001認證
為明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鼓勵用人單位采用合理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原則與方法,控制其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持續改進職業安全健康績效,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本規范適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用人單位:
(1)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有效地消除和盡可能降低員工和其他有關人員可能遭受的與用人單位活動有關的風險;
(2)實施、維護并持續改進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3)保證遵循其聲明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4)向社會表明其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原則;
(5)謀求外部機構對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進行認證和注冊;
(6)自我評價并聲明符合本規范。
規范中提出的所有要求,旨在幫助用人單位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其適用的程度取決于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活動的特點及其風險的性質和運行的復雜性。
OHSAS18001認證流程
步、企業需求分析(明確企業需求 企業需求分析 潛在需求分析)
第二步、咨詢過程策劃(全期工作計劃 咨詢階段計劃 定期工作成果回顧)
第三步、環境/安全管理體系診斷(編制診斷計劃 現場診斷 編制診斷報告 提出改進建議)
第四步、體系分析/初始環境評審(初始環境/危險源評審計劃 環境因素/危險源識別及評價 相關法律法規收集及評價 基礎數據收集整理 初始環境評審報告 管理體系整合分析)
第五步、培訓提供(基礎知識培訓 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管理體系文件培訓 內部審核員培訓 環境/安全保護相關能力培訓 認證準備培訓 環境/安全管理專項培訓)
第六步、環境/安全管理體系設計(環境/安全管理業務活動劃分 業務活動分析 體系整合設計 完整的文件化環境體系的設計 識別資源要求)
第七步、文件編寫指導(文件編寫指導 符合性審查 目標與指標的審查 管理方案的審查 確定文件終稿 文件審批發布)
第八步、(體系運行指導 目標與指標達成度審查 法律法規符合性審查 兩次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提出改進意見并檢查改進效果)
第九步、咨詢/實施效果的評價及改進(企業的書面評價 企業損失成本對比 咨詢/實施方法的調整及改進)
第十步、第三方認證前準備(指導選擇認證機構 提出認證申請 模擬現場審核 提出糾正措施并落實 接受正式的認證審核)
第十一步、審核通過拿證
企業如何開展OHSMS的工作
開展OHSMS的工作,與開展ISO 9000、ISO 14000體系的工作大體類似。
就層面上而言,用人單位建立OHSMS雖然要嚴格地按照標準來構筑,但其操作者可以是內部的有資格人士,也可以是聘請社會上的專業人士(中介組織)以技術咨詢服務的方式參與。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要對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生產的情況做出的評估,這種做法也包括了把原來的行之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及措施的成果,納入到體系中來。
因此,在用人單位建立OHSMS的工作,可以由自己的或中介機構中通曉 OHSMS的專業人員來操作,但從本質上而言,這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對于用人單位所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的認證工作,則必須要由經過國家認可的中介機構來完成。
正如前面所述,OHSMS將是一項能給用人單位帶來相當可觀的正面回報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知識、技術密集,具有高度挑戰性的工作,其咨詢和認證工作,理所當然地受到社會上普遍的關注和尊重。
OHSMS審核中幾個容易混淆的問題
本文介紹OHSMS18001審核中幾個容易混淆的問題,包括危險源、風險評價方法等
慎用“重大危險源”一詞
在《安全生產法》和《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中,均把重大危險源定義為: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這表明,我國對重大危險源有明確的定義,并且《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五條要求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評估、監控,制定應急預案。 因此,用人單位在危險源辨識中辨識出來的不可接受的危險源不能隨意叫做重大危險源,只有符合上述定義中條件的情況才能叫做重大危險源。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說,許多用人單位危險源辨識的結果都形成一份重大危險源清單。 重大危險源詞匯在認證過程中濫用,導致企業真正的重大危險源和所謂的“重大危險源”分不清。 因此,認證機構(咨詢機構)在認證(咨詢)過程中,應向企業解釋清楚什么是重大危險源,告知企業應慎用重大危險源一詞,用“重要危險源”或干脆稱“不可接受的風險”。
風險評價方法的適宜性
國內現在普遍采用LEC法對用人單位辨識出來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而不管用人單位所處行業的特點。 筆者認為,LEC法只能是對一般作業條件的危險評價,對于一些復雜的系統特別是分析一些系統的固有風險時, 僅僅靠這一方法進行風險評價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進行分析評價。
采用評價方法,應以充分地辨識出用人單位內存在的危險源并對其危險源的危險程度進行有效的評價為原則。 當一種評價方法不足以評判用人單位所處的危險狀況時,用人單位應考慮采用其他評價方法與之相結合來共同評判其風險。
根據從事安全工作的經驗,筆者得出了以下對不同行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對于一般行業(如機械行業),可采用安全檢查表、LEC。
對于建筑業、電力行業,應采用安全檢查表、LEC、FTA、ETA(對一些裝置設備進行評價時使用)。
對化學工業,應采用HAZOP(必要時結合FTA)、DOW等指數分析方法,LEC法在化工企業僅適用于對作業人員的危險性分析。
對于壓力容器、管道行業,應采用HAZOP、DOW、FTA等。
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嗎
審核規范第4.3.4條款要求,用人單位應制定并保持旨在實現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管理方案并予以文件化。關于管理方案,目前在我國OHSMS認證行業爭論頗多,主要的問題集中于:
——企業在什么時候應該建管理方案,什么時候可以不建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的數量?
——管理方案和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關系是什么,是不是對每一個目標都需要有與其相對應的管理方案?
——對于企業的不可接受風險是否都需要建立管理方案?
對于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用人單位只要能夠控制其風險,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建管理方案或不建。 如果建立管理方案,應明確時間表,需要配備適當的資源,如人力、財力、設備和后勤保障等。 第二,管理方案的數量以能達到其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為適宜。 第三,建立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但并不是每一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都需要通過建立管理方案來實施。 如某星級飯店在2003年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是:火災事故為零,通風系統日換氣能力為80%,食物中毒次數為零。 針對這三個目標,該飯店僅對第2項通風系統建立了管理方案,并投入資金進行通風系統的改造, 而對、三項目標沒有建立管理方案,其理由是:飯店的防火系統不久前進行過改造,能滿足消防部門的要求,并能夠達到火災事故為零的目標。 至于食物中毒問題,該飯店一向注重飲食衛生,在前幾年中,從來沒有發生過中毒事件,完全能夠達到食物中毒次數為零的目標。 筆者認為,該飯店的做法是符合體系的要求的。 第四,對于不可接受的風險,應查閱用人單位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看用人單位程序中關于對不可接受風險的控制辦法的規定,按規定要求做即可,不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