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2002年開始,美國、歐盟等國家先后對電子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作了規定,這些指令有200295EC、ROHS、 WEEE等指令, 西方國家通過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來控制進口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
2005年8月歐盟正式實施《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2006年7月1日正式實施《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 至此,成為出口歐盟電子產品所面臨的又一道“綠色門檻”。
作為對歐盟ROHS指令的積極回應,由信息產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 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將于2007年3月1日起實施,標志著中國版ROHS問世。
這些指令覆蓋了十大類電子電器產品,任何與指令有關的電子電器產品和部件都必須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
為了確保產品的符合性,生產商必須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確保采購物料的符合性。 因此,生產商會要求他的供應商提供符合性申明。 但是,對符合性申明的接受與否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問題。
為了建立和加強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2005年底IECQ會正式公布IECQ-HSPM QC080000,從而為ROHS&WEEE和其他危害物質管理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QC080000標準對應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部分條款,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將綠色生產融入企業。 從而防范因RoHS & WEEE測試帶來潛在的風險, 避免業務和市場損失,能幫助組織達到管制禁用物質的目的。
RoHS的符合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中國企業應下決心持續不斷地推進環保要求,因為這不僅僅是歐盟的要求,已經成為全球的發展趨勢。 除歐盟外,美、日、韓等國也都紛紛提出類似的要求, 需要管控的有害物質范圍越來越廣,管控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目前,電池、汽車等都已經被要求達到環保標準。 未來的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問題, 如果中國制造商不能符合環保要求將有可能失去生存的機會。
為了生產出符合RoHS要求的產品, 各制造商應該認真學習和推該廣IECQ HSPM QC080000管理體系。 企業必須在產品實現的不同階段,包括產品的設計、采購和生產管理、有害物質檢驗等方面統籌安排;
同時,企業不但需要內部各部門的相互協作,也需要外部供應商的積極配合。 因為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控制程涉及了企業的諸多運作過程以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相關方,為了保證這一過程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企業一般需要采用系統管理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目標。 一個企業要推動RoHS應對計劃,不能只依靠一個部門孤軍奮戰,需要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并得到最高領導層的全力支持, 并且要將其視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行動,惟有此,才能統一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部門協同作戰取得預期的效果。
IECQ HSPM QC080000管理認證,便系統的明確了上述要求,并且企業可以通過認證審核的方式對內部的有害物質控制情況進行監控,識別改進機會,加以改進。 企業獲得QC080000認證,對于增加客戶對企業的信任,滿足客戶要求,提供積極應對相關指令要求提供證據。
目前,電子電器企業應認真學習IECQ HSPM QC080000(國際電工會關于電子部件產品的質量評價體系IECQ-電子與電器無件和產品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HSPM),加以貫徹實施,從而使企業達到增值的目的。
RoHS指令生效以后,所有電子電器行業生產商必須證明申明產品符合指令的要求。任何與指令有關的電子電器產品和部件都必須符合指令的要求。 為了確保產品的符合性,生產商必須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確保采購物料的符合性。 因此,生產商會要求他的供應商提供符合性申明。但是,對符合性申明的接受與不接受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問題。
為了建立和加強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IECQ [國際電工會(IEC)下的一個組織,運行全世界的電子元器件合格評定體系] 采納了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會(ECCB)制定的專門的危害物質過程管理(HSPM)標準——“電氣電子部件及產品危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QC080000(IECQHSPM)”。 這個2005年10月出臺的國際標準是在全球各主要電子品牌及OEM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將其產品維持在RoHS和WEEE要求之上的時候誕生,因此立刻獲得廣泛的關注。目前此標準正被陸續采納,成為供應商評定的必要標準之一。 它是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制定的過程管理機制,完善了物料分析過程,增強了申明的可信度。 QC 080000是對現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補充,是一個、系統、透明的管理標準,幫助組織達到管制禁用物質的目的。
由于IECQ-HSPM系架構于ISO90012000
之上,因此二者皆為“過程導向”的管理邏輯,而IECQ-HSPM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 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將綠色生產融入企業,從而防范因RoHS & WEEE測試帶來潛在的風險,避免業務和市場損失。
QC 080000是在美國標準EIAECCB954的基礎上編寫的國際標準,是IECQ-HSPM危害物質過程體系認證的實施標準。 QC 080000標準的目的就是通過落實對危害物質的有效管理體系,來達到各種環保指令對有毒、有害物質的限制要求。 而RoHS與WEEE作為全球最早強制實施的環保指令,對各種類型的產品中所含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通常作為實驗室檢測的標準,而非管理體系的標準。 QC 080000是以RoHS與WEEE的要求為主要參考的管理體系技術規范, 通過落實QC 080000企業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體系,從而滿足并且可以持續滿足這兩條指令以及其他類似指令的要求。
現階段各大型電機電子企業最關注的產品環境要求規范當屬RoHS(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 其要求為限制電機電子產品中的聚溴聯苯(PBBs)、五溴二苯醚(PBDEs)、鉛、鎘、汞及六價鉻等有害物質的濃度,以降低廢電子和電機產品對環境所帶來的危害。 而受此環境要求沖擊的除品牌廠商外,首推電機電子中心制造廠及其所有的零部件供貨商,受影響的廠商將需確保其產品從設計、采購、制造到出貨皆不含限用之管制物質。
目前各品牌廠商及中心制造廠普遍要求其供貨商需提供” 有害物質檢測報告”及” 不使用承諾書”,但這便足夠么 從目前業界執行的情形及發生不符合要求產品的頻率來看, 這答案顯然是不足的。為此部分業者便開始要求其供貨商需建立綠色管理系統并展開供貨商稽核。 但由于各業者之要求不一,使得中小企業疲于應付重復的二者稽核。 因此,EIA(美國電子產業協會)及ECCB(美國電子零件認證會)于今年年初提出EIAECCB 954” 有害物質流程管理(HSPM)”標準, 期藉此標準能協助中心廠及其下的供貨商進行綠色產品的制造。 而此標準亦已為IECQ接受,并于2005年10月14日公告為IECQ QC080000” 電子電機零件及產品有害物質流程管理標準”.
IECQ QC 080000設計之邏輯系植基于ISO 9001:2000之上,并皆以為” 流程導向” 為管理手法,而其主要差異在于ISO9001:2000應用于管理一般性的質量要求, 而IECQ QC 080000的屬性則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 有著更單一、更強化的特定目的。 因此,IECQ要求廠商驗證IECQ QC 080000前,需建立諸如ISO 9001:2000流程導向的質量管理系統并通過驗證。 然也因為IECQ QC 080000是建構在 ISO9001:2000 之上, 所以對現今已通過ISO 9001:2000驗證的廠商而言是相對地容易執行,且協助您能充分地展現企業符合RoHS、WEEE及其它產品環保法規的能力。
從2002年開始,美國、歐盟等國家先后對電子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作了規定,這些指令有200295EC、ROHS、 WEEE等指令, 西方國家通過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來控制進口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
2005年8月歐盟正式實施《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2006年7月1日正式實施《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 至此,成為出口歐盟電子產品所面臨的又一道“綠色門檻”。
作為對歐盟ROHS指令的積極回應,由信息產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 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將于2007年3月1日起實施,標志著中國版ROHS問世。
這些指令覆蓋了十大類電子電器產品,任何與指令有關的電子電器產品和部件都必須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
為了確保產品的符合性,生產商必須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確保采購物料的符合性。 因此,生產商會要求他的供應商提供符合性申明。 但是,對符合性申明的接受與否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問題。
為了建立和加強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2005年底IECQ會正式公布IECQ-HSPM QC080000,從而為ROHS&WEEE和其他危害物質管理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QC080000標準對應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部分條款,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將綠色生產融入企業。 從而防范因RoHS & WEEE測試帶來潛在的風險, 避免業務和市場損失,能幫助組織達到管制禁用物質的目的。
RoHS的符合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中國企業應下決心持續不斷地推進環保要求,因為這不僅僅是歐盟的要求,已經成為全球的發展趨勢。 除歐盟外,美、日、韓等國也都紛紛提出類似的要求, 需要管控的有害物質范圍越來越廣,管控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目前,電池、汽車等都已經被要求達到環保標準。 未來的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問題, 如果中國制造商不能符合環保要求將有可能失去生存的機會。
為了生產出符合RoHS要求的產品, 各制造商應該認真學習和推該廣IECQ HSPM QC080000管理體系。 企業必須在產品實現的不同階段,包括產品的設計、采購和生產管理、有害物質檢驗等方面統籌安排;
同時,企業不但需要內部各部門的相互協作,也需要外部供應商的積極配合。 因為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控制程涉及了企業的諸多運作過程以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相關方,為了保證這一過程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企業一般需要采用系統管理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目標。 一個企業要推動RoHS應對計劃,不能只依靠一個部門孤軍奮戰,需要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并得到最高領導層的全力支持, 并且要將其視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行動,惟有此,才能統一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部門協同作戰取得預期的效果。
IECQ HSPM QC080000管理認證,便系統的明確了上述要求,并且企業可以通過認證審核的方式對內部的有害物質控制情況進行監控,識別改進機會,加以改進。 企業獲得QC080000認證,對于增加客戶對企業的信任,滿足客戶要求,提供積極應對相關指令要求提供證據。
目前,電子電器企業應認真學習IECQ HSPM QC080000(國際電工會關于電子部件產品的質量評價體系IECQ-電子與電器無件和產品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HSPM),加以貫徹實施,從而使企業達到增值的目的。
RoHS指令生效以后,所有電子電器行業生產商必須證明申明產品符合指令的要求。任何與指令有關的電子電器產品和部件都必須符合指令的要求。 為了確保產品的符合性,生產商必須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確保采購物料的符合性。 因此,生產商會要求他的供應商提供符合性申明。但是,對符合性申明的接受與不接受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問題。
為了建立和加強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任,IECQ [國際電工會(IEC)下的一個組織,運行全世界的電子元器件合格評定體系] 采納了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會(ECCB)制定的專門的危害物質過程管理(HSPM)標準——“電氣電子部件及產品危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要求——QC080000(IECQHSPM)”。 這個2005年10月出臺的國際標準是在全球各主要電子品牌及OEM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將其產品維持在RoHS和WEEE要求之上的時候誕生,因此立刻獲得廣泛的關注。目前此標準正被陸續采納,成為供應商評定的必要標準之一。 它是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制定的過程管理機制,完善了物料分析過程,增強了申明的可信度。 QC 080000是對現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補充,是一個、系統、透明的管理標準,幫助組織達到管制禁用物質的目的。
由于IECQ-HSPM系架構于ISO90012000
之上,因此二者皆為“過程導向”的管理邏輯,而IECQ-HSPM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 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將綠色生產融入企業,從而防范因RoHS & WEEE測試帶來潛在的風險,避免業務和市場損失。
QC 080000是在美國標準EIAECCB954的基礎上編寫的國際標準,是IECQ-HSPM危害物質過程體系認證的實施標準。 QC 080000標準的目的就是通過落實對危害物質的有效管理體系,來達到各種環保指令對有毒、有害物質的限制要求。 而RoHS與WEEE作為全球最早強制實施的環保指令,對各種類型的產品中所含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通常作為實驗室檢測的標準,而非管理體系的標準。 QC 080000是以RoHS與WEEE的要求為主要參考的管理體系技術規范, 通過落實QC 080000企業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體系,從而滿足并且可以持續滿足這兩條指令以及其他類似指令的要求。
現階段各大型電機電子企業最關注的產品環境要求規范當屬RoHS(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 其要求為限制電機電子產品中的聚溴聯苯(PBBs)、五溴二苯醚(PBDEs)、鉛、鎘、汞及六價鉻等有害物質的濃度,以降低廢電子和電機產品對環境所帶來的危害。 而受此環境要求沖擊的除品牌廠商外,首推電機電子中心制造廠及其所有的零部件供貨商,受影響的廠商將需確保其產品從設計、采購、制造到出貨皆不含限用之管制物質。
目前各品牌廠商及中心制造廠普遍要求其供貨商需提供” 有害物質檢測報告”及” 不使用承諾書”,但這便足夠么 從目前業界執行的情形及發生不符合要求產品的頻率來看, 這答案顯然是不足的。為此部分業者便開始要求其供貨商需建立綠色管理系統并展開供貨商稽核。 但由于各業者之要求不一,使得中小企業疲于應付重復的二者稽核。 因此,EIA(美國電子產業協會)及ECCB(美國電子零件認證會)于今年年初提出EIAECCB 954” 有害物質流程管理(HSPM)”標準, 期藉此標準能協助中心廠及其下的供貨商進行綠色產品的制造。 而此標準亦已為IECQ接受,并于2005年10月14日公告為IECQ QC080000” 電子電機零件及產品有害物質流程管理標準”.
IECQ QC 080000設計之邏輯系植基于ISO 9001:2000之上,并皆以為” 流程導向” 為管理手法,而其主要差異在于ISO9001:2000應用于管理一般性的質量要求, 而IECQ QC 080000的屬性則是以原有之質量管理系統為中心,并針對有害物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 有著更單一、更強化的特定目的。 因此,IECQ要求廠商驗證IECQ QC 080000前,需建立諸如ISO 9001:2000流程導向的質量管理系統并通過驗證。 然也因為IECQ QC 080000是建構在 ISO9001:2000 之上, 所以對現今已通過ISO 9001:2000驗證的廠商而言是相對地容易執行,且協助您能充分地展現企業符合RoHS、WEEE及其它產品環保法規的能力。
OHSAS18001認證
OHSAS18001系列標準及由此產生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是近幾年又一個風靡全球的管理體系標準的認證制度。 OHSAS18001系列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挪威船級社(DNV)等13個組織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國際性標準,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況下,它起到了準國際標準的作用。
OHSAS18001認證范圍
為明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鼓勵用人單位采用合理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原則與方法,控制其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持續改進職業安全健康績效,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OHSAS18001認證
為明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鼓勵用人單位采用合理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原則與方法,控制其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持續改進職業安全健康績效,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本規范適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用人單位:
(1)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有效地消除和盡可能降低員工和其他有關人員可能遭受的與用人單位活動有關的風險;
(2)實施、維護并持續改進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3)保證遵循其聲明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4)向社會表明其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原則;
(5)謀求外部機構對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進行認證和注冊;
(6)自我評價并聲明符合本規范。
規范中提出的所有要求,旨在幫助用人單位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其適用的程度取決于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活動的特點及其風險的性質和運行的復雜性。
OHSAS18001認證流程
步、企業需求分析(明確企業需求 企業需求分析 潛在需求分析)
第二步、咨詢過程策劃(全期工作計劃 咨詢階段計劃 定期工作成果回顧)
第三步、環境/安全管理體系診斷(編制診斷計劃 現場診斷 編制診斷報告 提出改進建議)
第四步、體系分析/初始環境評審(初始環境/危險源評審計劃 環境因素/危險源識別及評價 相關法律法規收集及評價 基礎數據收集整理 初始環境評審報告 管理體系整合分析)
第五步、培訓提供(基礎知識培訓 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管理體系文件培訓 內部審核員培訓 環境/安全保護相關能力培訓 認證準備培訓 環境/安全管理專項培訓)
第六步、環境/安全管理體系設計(環境/安全管理業務活動劃分 業務活動分析 體系整合設計 完整的文件化環境體系的設計 識別資源要求)
第七步、文件編寫指導(文件編寫指導 符合性審查 目標與指標的審查 管理方案的審查 確定文件終稿 文件審批發布)
第八步、(體系運行指導 目標與指標達成度審查 法律法規符合性審查 兩次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提出改進意見并檢查改進效果)
第九步、咨詢/實施效果的評價及改進(企業的書面評價 企業損失成本對比 咨詢/實施方法的調整及改進)
第十步、第三方認證前準備(指導選擇認證機構 提出認證申請 模擬現場審核 提出糾正措施并落實 接受正式的認證審核)
第十一步、審核通過拿證
企業如何開展OHSMS的工作
開展OHSMS的工作,與開展ISO 9000、ISO 14000體系的工作大體類似。
就層面上而言,用人單位建立OHSMS雖然要嚴格地按照標準來構筑,但其操作者可以是內部的有資格人士,也可以是聘請社會上的專業人士(中介組織)以技術咨詢服務的方式參與。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要對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生產的情況做出的評估,這種做法也包括了把原來的行之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及措施的成果,納入到體系中來。
因此,在用人單位建立OHSMS的工作,可以由自己的或中介機構中通曉 OHSMS的專業人員來操作,但從本質上而言,這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對于用人單位所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的認證工作,則必須要由經過國家認可的中介機構來完成。
正如前面所述,OHSMS將是一項能給用人單位帶來相當可觀的正面回報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知識、技術密集,具有高度挑戰性的工作,其咨詢和認證工作,理所當然地受到社會上普遍的關注和尊重。
OHSMS審核中幾個容易混淆的問題
本文介紹OHSMS18001審核中幾個容易混淆的問題,包括危險源、風險評價方法等
慎用“重大危險源”一詞
在《安全生產法》和《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中,均把重大危險源定義為: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這表明,我國對重大危險源有明確的定義,并且《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五條要求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評估、監控,制定應急預案。 因此,用人單位在危險源辨識中辨識出來的不可接受的危險源不能隨意叫做重大危險源,只有符合上述定義中條件的情況才能叫做重大危險源。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說,許多用人單位危險源辨識的結果都形成一份重大危險源清單。 重大危險源詞匯在認證過程中濫用,導致企業真正的重大危險源和所謂的“重大危險源”分不清。 因此,認證機構(咨詢機構)在認證(咨詢)過程中,應向企業解釋清楚什么是重大危險源,告知企業應慎用重大危險源一詞,用“重要危險源”或干脆稱“不可接受的風險”。
風險評價方法的適宜性
國內現在普遍采用LEC法對用人單位辨識出來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而不管用人單位所處行業的特點。 筆者認為,LEC法只能是對一般作業條件的危險評價,對于一些復雜的系統特別是分析一些系統的固有風險時, 僅僅靠這一方法進行風險評價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進行分析評價。
采用評價方法,應以充分地辨識出用人單位內存在的危險源并對其危險源的危險程度進行有效的評價為原則。 當一種評價方法不足以評判用人單位所處的危險狀況時,用人單位應考慮采用其他評價方法與之相結合來共同評判其風險。
根據從事安全工作的經驗,筆者得出了以下對不同行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對于一般行業(如機械行業),可采用安全檢查表、LEC。
對于建筑業、電力行業,應采用安全檢查表、LEC、FTA、ETA(對一些裝置設備進行評價時使用)。
對化學工業,應采用HAZOP(必要時結合FTA)、DOW等指數分析方法,LEC法在化工企業僅適用于對作業人員的危險性分析。
對于壓力容器、管道行業,應采用HAZOP、DOW、FTA等。
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嗎
審核規范第4.3.4條款要求,用人單位應制定并保持旨在實現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管理方案并予以文件化。關于管理方案,目前在我國OHSMS認證行業爭論頗多,主要的問題集中于:
——企業在什么時候應該建管理方案,什么時候可以不建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的數量?
——管理方案和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關系是什么,是不是對每一個目標都需要有與其相對應的管理方案?
——對于企業的不可接受風險是否都需要建立管理方案?
對于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用人單位只要能夠控制其風險,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建管理方案或不建。 如果建立管理方案,應明確時間表,需要配備適當的資源,如人力、財力、設備和后勤保障等。 第二,管理方案的數量以能達到其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為適宜。 第三,建立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但并不是每一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都需要通過建立管理方案來實施。 如某星級飯店在2003年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是:火災事故為零,通風系統日換氣能力為80%,食物中毒次數為零。 針對這三個目標,該飯店僅對第2項通風系統建立了管理方案,并投入資金進行通風系統的改造, 而對、三項目標沒有建立管理方案,其理由是:飯店的防火系統不久前進行過改造,能滿足消防部門的要求,并能夠達到火災事故為零的目標。 至于食物中毒問題,該飯店一向注重飲食衛生,在前幾年中,從來沒有發生過中毒事件,完全能夠達到食物中毒次數為零的目標。 筆者認為,該飯店的做法是符合體系的要求的。 第四,對于不可接受的風險,應查閱用人單位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看用人單位程序中關于對不可接受風險的控制辦法的規定,按規定要求做即可,不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