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是否有現貨: | 是 | 材質: | 40Cr |
| 合金元素含量: | 齊全 | 合金元素種類: | 錳鋼 |
| 用途: | 通用 | 性能: | 通用 |
| 加工工藝: | 熱軋 精軋 | 型號: | 齊全 |
| 規格: | 齊全 | 商標: | 國標 |
| 包裝: | 電議 | 產量: | 10000 |
企、價格走低,產量增長過快對市場帶來較大壓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振江直言,粗鋼產量增長過快給今年市場帶來較大壓力。
壓力,體現在庫存高企上。根據中鋼協統計,3月份,22個城市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1543萬噸,比去年底增加約800萬噸,增幅遠超以往數年,警示著企業需加快控產量、去庫存。
壓力,也反映在價格走勢上。一季度,鋼材價格基本呈現了一路下跌的走勢,比去年底降了1000多元/噸,但進入4月有所回升。一季度,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991.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69.32億元。不過,比起去年三、四季度的市場行情,鋼企利潤水平出現了明顯下降。
有人會問,既然鋼鐵產能去了不少,為何產量又創新高呢?
一方面,產量增加與統計口徑變化有關,不必過分擔心。
“以往,非法的‘地條鋼’產量并未包括在粗鋼產量的統計數據中。去年我國清理‘地條鋼’后,其對應的需求并沒有消失,合規鋼廠通過增加產量來滿足這部分需求,反映在統計數據中,產量就是增加的。”“我的鋼鐵網”資深分析師徐向春認為,實際上粗鋼產量并不像統計表現的那樣大幅增長,甚至可能與去年持平。
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認,在行業形勢向好的大環境下,一些企業仍有擴產能、增產量的沖動。
“去年打擊了中頻爐,降低了鋼產量,但是不少企業又上了電爐,電爐產能在下半年將全面釋放,需高度關注。”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說。“隨著鋼廠經營效益明顯好轉,一些長期停產的僵尸企業開始復產,甚至還有違規產能也在建設和投產。”徐向春表示,如果對這些現象不及時制止,行業有可能再次面臨產能過剩。
展望今年行業形勢,杭鋼集團總經理張利明說,從總體看,今年鋼鐵業供大于求的態勢并沒有改變。“下半年,國內鋼鐵下游需求增長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房地產調控和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可能影響到國內鋼鐵產品的消費需求。此外,由于貿易摩擦多發,鋼鐵出口也將面臨一定壓力。”徐向春提醒,鋼鐵企業對總體需求和行業形勢不要盲目樂觀,應當謹慎行事。
去產能與控產量雙管齊下,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嚴禁新增產能
“2018年,鋼鐵行業要力保平穩運行,守住供需基本穩定這個底線。”劉振江認為,在產能和產量控制上要雙管齊下。
不過,盡管鋼鐵行業整體經營狀況依然低迷,但還是有部分鋼企的業績情況頗為亮眼。
素有行業風向標之稱的寶鋼股份在201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1.74億元,比上年同期略增0.65%。從創造凈利潤額來看,寶鋼股份遠遠超過同行,與其同為中國鋼鐵行業三大巨頭的武鋼股份和鞍鋼股份同期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5.78億元和5.77億元。事實上,如果刨除寶鋼股份,剩余30家上市鋼企的今年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為負值,虧損額達6億元。
中報業績增幅最大的則是撫順特鋼,同比增長達803.32%。對于業績變化,撫順特鋼表示,特殊鋼行業和外部市場需求低迷,公司始終圍繞“品種、質量、效益”為核心,深化內部改革。在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創新、資本運作等方面繼續取得進展,經營形勢穩步提升,贏利能力極大改善,毛利率大幅上升,使得業績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大幅增長。
而在多年經營困難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的整體負債水平也愈來愈沉重,截至報告期末,上述31家上市鋼企合計負債總額為9468.4億元,在上年末的9293.3億元(調整后)的基礎上繼續攀升。而如果以這31家上市鋼企合計14627.2億元的總資產規模計算,平均資產負債表率高達64.7%。
從單個企業來看,在31家上市鋼企中,截至2015年中報報告期末,有15家資產負債率超過70%,6家超過80%。尤其是八一鋼鐵,該公司目前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6.16%,而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86.46%,上年末為92.46%,上升速度相當快。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經有15家上市鋼企發布2015年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9家預虧,5家預減,只有一家預告業績略增。其中,三鋼閩光預告的業績降幅最大,達2541.01%至2590.99%,預計虧損額在50,043萬元至50,990萬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