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常年經銷攀鋼(成都)集團、新冶鋼集團、包頭鋼廠、寶鋼集團、鞍鋼集團、天津大無縫、西寧特鋼廠、無錫鋼廠、衡陽鋼廠等各大鋼廠生產的各種無縫鋼管、合金管、不銹鋼管。現已形成常年庫存保有量10000噸以上
,900余種規格。所售產品均執行國家標準,適用于工程、煤礦、紡織、電力、鍋爐、機械、軍工等各個領域。多年來,我公司本著“質優高效,守約重譽”的經營理念和服務宗旨為廣大客戶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和售后服務,得到了各界新老用戶的支持和贊譽。優質的產品、低廉的價格享譽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產品出口歐洲、南美等十多個國家。我公司鄭重承諾:在同等的質量下,保證以最低的價格,最完善的服務,最高的信譽來答謝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厚愛。
公司常備材質
無縫鋼管: 10#、20#、45#、16Mn、20G、27SiMn
合金管: 15CrMoG、12Cr1MoVG、35CrMo、Cr5Mo、10CrMo910、T91
不銹鋼管: 304、304L、316、316L、321等
石油套管: API-5CT J55/K55、N80、L80、P110
管線管: API-5L B級X42、X52、X65
美標鋼管: ASTM A106B(中低壓流體管) A106C(高壓鍋爐管)
執行國標: GB/T8162-2008(結構管)、GB/T8163-2008(流體管)、GB3087-2008(低中壓鍋爐管)、GB5310-1995(高壓鍋爐管)、GB6479-2000(化肥專用管)、GB5312-99(船舶管)等。
公司精神:創新是永恒的主題,超越是不懈的追求!
據越南《越南新聞》2月7日消息,越南廣義省容橘經濟區管委員會和廣義工業園管委會2月6日向和發集團(HoaPhatGroup)頒發和發此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無人值守天車的擬人控制方法和控制模塊,將手動駕駛天車時的運行優點與現有天車無人值守系統相結合,并將天車位置及速度控制、夾鉗擺動及位置控制、自動計算停止距離、安全高度控制、鋼卷內徑識別及吊鉤夾緊識別、防撞控制、自我診斷功能等核心技術進一步優化融合;為天車無人值守系統加入擬人控制新技術,使天車無人值守系統可以采用和天車工相同的手法及技術控制天車運行,實現了無人天車的三方向聯動,即大車、小車及主鉤聯動,大大縮短了無人天車順序控制的時間;采用的跟隨式穩鉤方法,對無人天車運行時的吊物擺動進行高精度控制,實現了無人天車吊物的快速停擺,大大縮短了吊物所需的等待時間和無人天車的循環周期工作時間。徑全部實現盈利。
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壓減生鐵產能75萬噸,壓減粗鋼產能90萬噸,主動推進產線瘦身,提升效率。
制造過程控制能力穩步提升——戰略產品產量、鐵水成分穩定率、合格鋼坯收得率、鋼材產品合格率分別提高了80.9%、18.6%、0.4%和0.5%。
人事效率提升——通過政策牽引,保障渠道暢通,2015至2016年全口徑勞動效率提升41.4%,人均產鋼從544噸提升至826噸。
各子公司通過資產梳理,建立低效、無效資產清單,大力推進資產盤活,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對外部客戶的拓展等舉措,全年多元子公司經營能力穩步改善,實現了全面盈利、零虧損目標。
一年來,韶鋼生產單元堅持對標優秀鋼企,以重點指標為牽引,強化標準化作業,通過“三崗”活動、指標上墻、勞動競賽、技術攻關、項目改造等措施,有序推進各工序指標優化和成本改善。煉鐵、煉鋼、軋鋼三大工序體系能力穩步提升,全流程鋼鐵加工成本同比降低130元/噸,工序加工費同比降低10.39億元,降幅達10.4%;鐵水成本逐步改善,7月、8月、11月三個月周邊第一,全年鐵水成本較周邊平均低18元。
去年,韶鋼聚焦重點產品和重要客戶,積極發揮集團10個項目支撐團隊的協同支撐優勢,實現了體系能力的穩步提升,產品結構大幅優化。其中,普材新品開發完成年度計劃的175%,新品銷售完成年度中期調整目標的113%。工業線材銷售占比由31%大幅提高至47%,重點產品冷鐓鋼銷量同比增加224%。特鋼新品開發完成年度計劃的250%,并通過了4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二方認證,特鋼產品邊際貢獻達431元/噸。
通過提高產銷研一體化的綜合能力,韶鋼助推產品轉型,以低庫存運轉為目標,制訂低庫存采購策略,原材料庫存大幅下降,周轉天數同比降低13.8天。通過擇機采購,優化輔耐材、合金、廢鋼的采購模式,優化進口礦、國內煤的采購策略,全年降低采購成本超2.8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53%。通過推進“韶鋼營銷在線”系統廣泛應用等,為客戶提供全過程的信息查詢服務,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建立內部物流裝車指標管控體系,普材裝車發貨能力同比提升25%,平均裝車用時降至3.9小時,效率較年初提升35%。
與此同時,韶鋼還牢筑環保防線,推進環境經營,實現清潔生產:主要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水平,新增加綠化面積5.23萬平方米,廠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完善能源評價機制、持續推進節能技術攻關,全年實現節約標準煤18.11萬噸,降低用電成本1.51億元,被評為“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能力不斷增強,傷害人次、頻率、嚴重率同比分別下降37%、25%和38%,連續兩年實現工亡為零,為生產穩定順行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