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果樹生產中,我們經常聽到“大小年”這個詞,大年產量很高,小年產量很低或者幾乎沒有產量。大小年兩年的平均產量低于穩產年,并且樹勢逐漸衰弱,果樹壽命縮短,果園收益低。這種現象在盛果期果園較為常見。
要想避免大小年出現,需要找到引起大小年現象的原因。
1、惡劣的自然環境引起。
如:干旱、雨澇、凍害、冰雹、晚霜等常常會打破果樹年年結果的局面,當年產量驟減,出現小年的現象。花期、花芽分化期陰雨過多,坐果期干旱,晚霜的出現使花或幼果受凍而大量脫落,形成小年;樹體積累的營養增加,促使花芽大量形成,下年又會形成大年。
2、樹體營養分配不平衡引起。
因為在果樹營養分配上,首先滿足花、果,次為枝梢生長和花芽分化。在大年開花、結果量過多,葉片經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和根系合成的有機物質不斷運往果實,致使樹體其它器官,特別是枝條頂芽分配的養分大量減少,而果樹一般在當年的7、8月份形成次年的花芽,此時期果實生長與花芽形成爭奪養分,致使當年無力形成花芽,另外,幼果還合成大量的赤霉素,對花芽形成有抑制作用,造成第二年花芽量減少,變為小年。在小年,花果少,樹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增加,有充足的營養供給促使花芽分化,又使下一年變為大年。營養分配問題是大小年存在的根本原因。
3、栽培管理不當引起。
大年結果過量,結實過多,坐果及幼果消耗過多的養分,如修剪、疏果、水分、施肥等管理跟不上,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葉片損傷嚴重,甚至出現早期落葉,像腐爛病、流膠病現象嚴重,使當年制造、積累的營養不足,導致花芽分化不良。次年便是小年。
4、與果樹樹種和品種特性有關。
一般成花容易的果樹如桃、櫻桃、葡萄、棗、石榴等不易形成大小年;而蘋果、梨、柿、山楂等果樹則容易產生大小年。同一種樹間也有一定差異,晚熟品種比早、中熟品種容易出現大小年,蘋果中的大國光大小年明顯,而金冠、雞冠蘋果則較不易產生大小年。還與果實種子中的赤霉素含量有關,赤霉素抑制花芽分化,在第2點中已經提到過。
此時期看出適當修剪的重要性,最高限度的提高光合速率是整形修剪的目的所在。
克服大小年的措施
1、加強果園管理,科學施肥。注重秋施基肥和葉面肥噴施,給果樹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使營養積累和果實消耗達到相對平衡,從而減輕大小年現象。立秋后至落葉前,側深施有機肥,添加生物菌地力旺,活化土壤,改善團粒結構,增加土壤透氣性,在施肥的同時不可避免的造成斷根,此時正是根系生長的高峰期,傷根容易愈合,一是斷根如同修剪根系,其修剪反應和樹上短截一樣,在傷口下會長出大量的新根。促進根系的更新復壯,增強根系的吸收功能,改善樹體營養狀況。二是,此時如果配合中草藥制劑(青枯立克)灌根使用,能夠開啟果樹的次生代謝途徑,由此產生的化感物質增加植物抗逆性、抗病性,產生的風味物質可提高農產品營養和口感。
2.科學修剪,提高光合利用率。通過整枝修剪,協調營養枝組和結果枝組之間的關系,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單位面積的座果率,可增加產量。修剪時注意枝條的更新、枝組的培養,合理安排營養枝、結果枝和結果預備枝的比例,使樹體每年既有一定的產量又有一定的營養生長量,同時還有一定數量的結果預備枝來年結果,從而預防和減輕“大小年”現象。
3.“大年”早期疏果,“小年”保花保果。這個是生產上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疏花的時間應該是從花序分離到初花期,疏果的時間是從盛花后1周到謝花后30天為宜。疏果的時間應該掌握好,疏果過晚會影響蘋果長勢。由于葉片除能產生果實生長和花芽形成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外,還產生花芽孕育所必需的某些激素,適當的葉/果比例是形成足夠花芽的重要條件。這個比例因果樹的種類和品種而異。“小年”里要保花保果,想盡一切辦法,讓果樹“吃飽喝足”,增加果樹體內的營養物質,這樣既能保證果實累累,又可使后繼的花芽數量繁多。
4.加強樹體保護,預防自然災害,及時防治病蟲害。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注意臺風、冰雹等惡劣天氣,冬季做好清園工作,病枝、病果、殘枝落葉燒毀或深埋,中草藥制劑噴霧、樹干涂白等方式抗凍,保護果樹安全越冬。對于腐爛病、潰瘍病、根腐病等通過灌根、涂抹立體化用藥的方式,趁病菌大量繁殖前集中殺滅,減少來年發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