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除霧器有什么特性參數
(1)除霧器臨界分離粒徑dcr
除霧器利用液滴的慣性力進行分離,在一定的氣流流速下,粒徑大的液滴慣性力大,易于分離,當液滴粒徑小到一定程度時,除霧器對液滴失去了分離能力。
除霧器臨界分離粒徑是指除霧器在一定氣流流速下能被完全分離的小液滴粒徑。除霧器臨界分離粒徑越小,表示除霧器除霧能力越強。
應用于世法脫硫系統除霧器,其除霧器臨界分離粒徑在20-30μm。
(2)除霧器臨界煙氣流速
在一定煙速范圍內,除霧器對液滴分離能力隨煙氣流速增大而提高,但當煙氣流速超過一定流速后除霧能力下降,這一臨界煙氣流速稱為除霧器臨界煙氣流速。臨界點的出現,是由于產生了霧沫的二次夾帶所致,即分離下來的霧沫,再次被氣流帶走,其原因大致是:①撞在葉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動量過大而破裂、飛濺;②氣流沖刷葉片表面上的液膜,將其卷起、帶走。因此,為達到一定的除霧效果,必須控制流速在一合適范圍:高速度不能超過臨界氣速;低速度要確保能達到所要求的低除霧效率。
廠家直銷熱線:13253282289 QQ:3455501422
電廠除霧器葉片間距的介紹
葉片間距的大小,對除霧器的除霧效率有很大影響。隨著葉片間距的增大除霧效率降低。
板間距離的增大,使得顆粒在通道中流通面積變大,同時氣流的速度方向變化趨于平緩,而使得顆粒對氣流的跟隨性更好,易于隨著氣流流出葉片通道而不被捕捉,因此除霧效果降低。
除霧器葉片間距的選取對保證除霧效率,維持除霧系統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葉片間距選取過小,出加大能耗外沖洗的效率也有所下降,葉片上易結垢、堵塞,也會造成整個系統停運。
葉片間距根據系統煙氣特征(流速、so2含量、帶水負荷粉塵濃度)、吸收利用率、葉片結構等綜合因素進行選擇。目前脫硫系統中常用的除霧器葉片間距25-40之間。
電廠除霧器結構
1)除霧器用來分離所攜帶的液滴。在吸收塔內,由上下二級除霧器(水平式或菱形或人字形)及沖洗水系統(包括管道、閥門和噴嘴等)組成。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在流經兩級除霧器后,其所攜帶的漿液微滴被除去。從中分離出來的小液滴慢慢凝聚成較大的液滴,然后沿除霧器葉片往下滑落至漿液池。在一級除霧器的上、下部及二級除霧器的下部,各有一組帶噴嘴的集箱。集箱內的除霧器清洗水經噴嘴依次沖洗除霧器中沉積的固體顆粒。經洗滌和凈化后的流出吸收塔,通過換熱器和凈道排入。
2)除霧器本體由除霧器葉片、卡具、夾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結構形成組裝而成。其作用是捕集氣體中的液滴及少量的粉塵,減少帶水,防止風機振動。除霧器葉片是組成除霧器的基本、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優劣對整個除霧系統的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除霧器葉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FRP等)或不銹鋼(如317L)2大類材料制作而成。
產品展示
電廠除霧器的結構特點
1、除霧器的葉子形狀類似于正弦曲線,表面光滑,易于清洗,降低了阻塞風險;
2、刀片加肋設計,用鉤子來攔截,非常小的液滴;
3、刀是高強度FRPP,材料密度;
4、除霧器維護方便;
5、排水系統設計獨特,能完全排空泥漿被堵塞。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工業廢氣的排放過程中,氣體和液體的分離是工業生產和工業廢氣排放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程。
在大量的產品生產過程中,要夾帶在氣相中的霧或灰塵進行分離,以使生產的正常和順利。霧或粉塵粒徑很小,如機械產生的霧粒直徑在1至1.5米之間,并凝聚霧粒直徑在0.10至30米之間,分離霧或粉塵,分離效率高,阻力小,不易被堵塞,而且安全裝載面積小,經濟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公司簡介
河北中偉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業除霧器制造廠家,適應市場調整,我公司不斷創新,積極開拓濕式靜電除霧(塵)器,玻璃鋼除霧器,超凈排放,經過不斷的努力,相信我們將取得更大的發展,依托 我們的售后服務隊伍,我們將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更好的技術支持和專業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