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標題】
本公司生產各種型號電線電纜!歡迎來電!
24小時:13563582966
電話:7356755
一、產品
本產品按GB9330《塑料絕緣控制電纜》,IEC60227《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絕緣電纜》以及IEC60502《額定電壓1-30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等制造。
二、適用范圍
聚氯絕緣聚氯護套控制電纜適用于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或0.6/1kV及以下控制、、保護及測量接線之用。
三、使用特性
●工頻額定電壓Uo/U為450/750V或0.6/1kV。
●電纜導體的允許長期高工作溫度為70℃。
●電纜敷設時溫度應不低于0℃,若溫低于0℃時,應對電纜進行預熱。
●電纜的推薦允許彎曲半徑如下:
無鎧裝電纜,應不低于電纜外徑的6倍;
鎧裝或銅帶屏蔽電纜,應不低于電纜外徑的12倍;
屏蔽軟電纜,應不低于電纜外徑的6倍。
型號 產品名稱
電壓V 芯數 截面 mm2 主要適用范圍
KVV 阻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kvv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等固定
KVV22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鋼帶鎧裝KVV22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直埋等能承受較大機械外力的固定
KVVP 阻燃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kvvp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等要求屏蔽的固定
KVVR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控制軟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有要求的
KVVRP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編織屏蔽控制軟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有屏蔽要求的
ZRKVV 阻燃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zrkvv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等要求阻燃的固定
ZRKVV22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編織鋼帶鎧裝zrkvv22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直埋等能承受較大機械外力有阻燃要求的固定
ZRKVVP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編織屏蔽zrkvvp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電纜溝、管道等要求屏蔽、阻燃的固定
ZRKVVR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編織zrkvvr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有和阻燃要求的。
ZRKVVRP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編織屏蔽zrkvvrp電纜 450/750 4-37 0.75-10 敷設在室內,有屏蔽和阻燃要求的。
以下內容僅供了解:
“新一代工業革命是一場全球化、網絡化、智能化、標準化體系下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競賽,是全球產業價值鏈、生態系統的一次重大變革。未來我們面對的將是萬物互聯、智能融合、全球競合的全新產業發展格局,今后的3~5年我們將迎來制造業創新變局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上如是說。
論壇于9月6~7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由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通信標準化協會與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共同主辦;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及省臺灣事務辦公室承辦。來自兩岸的信息產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各方面人士500多人與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黑龍江省副省長胡亞楓、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局長張世宏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記者獲悉,論壇達成33項共識,并公布了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云計算等三個領域的7項兩岸共通標準和1本《
鞏固兩岸產業和標準合作
懷進鵬作了題為“鞏固兩岸產業和標準合作、共創互利共贏的美好未來”的致辭。
他指出,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與制造業加速融合滲透,成為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的重要力量,引發制造業基礎設施、生產方式、創新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持續變革。工業云、工業互聯網、智能裝備等逐步成為現代制造業發展的新基礎,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演進。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智能制造等正在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新趨勢,促使制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在發展理念、技術和生產體系、業務模式等方面的融合。融合創新、系統創新、大眾創新、迭代創新等日益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加速各類創新要素與制造業發展的對接應用。
未來我們面對的將是“萬物互聯、智能融合、全球競合”的全新產業發展格局,今后的3~5年將迎來制造業創新變局的關鍵時期。
懷進鵬希望兩岸產業界能夠共同把握住這一發展機遇,以創新驅動、標準引領為核心,激發兩岸信息產業的創新活力、發展動力和合作潛力,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共同提升中華民族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他提出了三點建議:,推進技術創新合作,鼓勵兩岸產業界共同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創新平臺,程度上匯聚兩岸產業界的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加快形成基于平臺化的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第二,深化產業發展協作,鼓勵兩岸產業界圍繞TD-LTE/5G、智能制造、云計算、傳感器等重點領域,推動兩岸企業和研發機構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市場開拓和技術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兩岸產業鏈條的有效銜接和綜合推進。第三,打造共通標準品牌,持續推進兩岸產業界瞄準共同關注的重點領域,從單點、單個共通標準制定向系統化、體系化共通標準建設轉化,進一步擴大共通標準在兩岸產業界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共創互利共贏美好未來
黑龍江省副省長胡亞楓表示,黑龍江在信息產業發展上有著突出的合作優勢,已初步形成了以動力電池、光電子、汽車電子、傳感器和應用電子為特色的產業格局。特別是“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落實《制造2025》的重點內容加以推進,這將為黑龍江和臺灣兩地信息產業交流合作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當前,黑龍江正處于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熱切期盼、熱烈歡迎兩岸信息產業界的企業家和各界朋友到黑龍江來投資。
開幕式上,通信標準化協會、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和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公布了《集成式雙端LED燈要求》、《整機柜服務器整體技術要求》
臺方主辦單位華聚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江丙坤、董事長陳瑞隆也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工程院院士、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作了題為《推進兩化融合發展數字經濟》的主題演講;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代曉慧、力晶科技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崇仁就物聯網作專題演講;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朱森第、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卓永財就智能制造作專題演講。
據了解,2005年以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已在北京、南京、重慶、福州、長沙、哈爾濱和臺北等地成功舉辦了十三屆,兩岸業界在TD-LTE、半導體照明、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云計算、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深化,累計形成了353項產業共識,公布了45項兩岸共通技術標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機制。
據報道,(廣州)智能裝備暨機器人博覽會今天在廣州開幕。近幾年,在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紅利趨使下,“機器換人”蔚然成風。該如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無人工廠的發展需要哪些因素,我們又到達什么水平?
從事企業制造執行系統開發的廣州速威智能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孔快告訴記者,“機器換人”也好,“無人工廠”也好,智能裝備產業的迅速集結,離不開制造業的宏觀背景,產業升級是大勢所趨,“我們國家人力成本、原材料(價格)都在不斷上漲,但是高品質的產品又很少,倒逼著我們制造業要提高產品的品質,用機器來代替人,人工成本每年10%的上漲。”
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從“硬件”轉向“軟件”,從“設備”轉向“方案”,成為了今年(廣州)智能裝備暨機器人博覽會上諸多參展企業的共識。廣東嘉騰機器人公司副總裁陳洪波坦言,方向轉變的“共識”源自于行業發展遇到的共同瓶頸。具體說來就是“這個行業是新行業,大家摸著石頭過河,都發現這個是個難題,翻不過去的大山,但是又很難理清楚頭緒。”
陳洪波所指的難題,
廣東嘉騰機器人公司副總裁陳洪波表示,智能設備如果沒有Brian,如果沒有軟件平臺去做支撐,哪一個都不通,只能各干各的,像移動機器人為什么沒有四大家族,就是因為不能通,不能隨心所欲地在一個平臺上被調度。
陳洪波說,平臺對于“無人工廠”而言的重要性,某種程度相當于大腦,處理好了不同品類機器之間的協同配合,才有可能真正出現“無人工廠”。對此,他用“移動機器人”為例,打了一個比方。“五六十年代發明的東西,沒有人用,因為它太笨了,只能A到B,B到A,我們把它做得到處跑,樓上、樓下,廠內、廠外,但是又遇到第二個瓶頸,它跟電梯不通,就激發我們要做一個Brain的東西,能夠把這些問題統統解決掉。”
華為廣東企業業務解決方案專家李楊力表示,無人工廠考驗的是如何應用科技實現對機器人管理。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無線工廠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云管端的數據傳遞和處理。
李楊力介紹,
真正抵達“無人工廠”的路還有多遠,企業家們眾說紛紜。廣州速威智能的郭孔快認為,還要20年左右;珠海邁超智能裝備的付舒認為,標準化很重要,廣東嘉騰機器人公司副總裁陳洪波則認為,說不定就像滾雪球一樣,可能用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