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崇左市道釘錨固劑門市價
道釘錨固劑

產品簡介
本品為無機混合料,具有快硬、高強、微膨脹、冷操作施工和對環境無污染等特點。省去了硫磺錨固道釘時需要熬制加熱工序,避免混凝土軌枕、橋枕因局部受熱可能產生裂縫和降低道釘使用壽命。允許在-10℃以上氣溫環境下施工,經200萬次疲勞試驗效果良好。
產品用途
1、適用于鐵路混凝土軌枕、橋枕的道釘錨固,裝配式橋梁膠結接頭、機械設備地腳螺栓的錨固。
2、適用于鐵路、隧道、引水隧道、煤礦、橋墩加固、房屋抗震、冶金礦山等地下工程用錨桿進行支護圍巖的快速施工,以及混凝土結構加固工程中牽釘的錨固,并可滿足鋼筋焊接要求。
性能指標
|
抗 壓 強 度(Mpa) |
道釘抗拔力(KN) |
||
|
4小時 |
1天 |
3天 |
|
|
>30 |
>45 |
>50 |
>60 |
執行標準 TB/T2093-2002
施工工藝
一、整根軌枕道釘錨固施工作業說明:
|
編 號 |
作業程序 |
使用工具 |
作業要求 |
附 記 |
|
1 |
清理預留孔 |
—— |
清除預留孔中粉塵及雜物等 |
有條件時用水濕潤釘孔。 |
|
2 |
放置錨固架 |
* 刮漿棒 |
(1)用刮漿棒(圓頭)頂住 |
———— |
|
3 |
個別更換軌枕 |
* 量料杯 |
(1)用量料杯按每根軌枕 |
拌合時注意流動度,流動 |
|
批量更換軌枕 |
* 磅稱 |
(1)用磅稱按每根軌枕 |
一次拌漿數量以在30分鐘 |
|
|
4 |
灌漿 |
* 灌漿勺 |
用灌漿勺(或拌漿勺)將攪 |
———— |
|
5 |
插入道釘 |
—— |
在灌漿后應盡快旋轉插入絕 |
絕緣螺栓道釘表面無油污。 |
|
6 |
清理外觀 |
* 刮漿棒 |
用刮漿棒(扁頭)將溢出的 |
漿液不滿時應補填。 |
|
7 |
上道更換 |
—— |
錨固一天后即可上道使用; |
有條件時,在錨固后1~3天 |
注:每根道釘用量約為0.4公斤。
注意事項
1、一次拌漿數量以在30min內用完為宜,攪拌時間為2~5min。施工作業中必須掌握好流動度和稠稀度,當在灌注過程中流動度降低時,可少加一點水拌合后繼續使用。當漿液偏稀時可適當加一點干料拌合后再用。
2、冬季施工(最低氣溫在-10℃以上),可用40~50℃熱水拌合錨固劑,必要時應覆蓋塑料薄膜或其它保溫材料防凍。
包裝儲存
1、標準包裝規格為:40公斤±1公斤/袋,無毒、無味、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2、本品宜儲存在干燥、陰涼處,儲存期為6個月。
樹脂錨固劑 錨固劑廠家 干粉錨固包 道釘錨固包廠家 道道釘錨固劑廠家 水泥錨固劑
干粉道釘錨固劑 樹脂錨固劑型號 鐵路螺旋道釘錨固劑廠家 TD道釘錨固劑廠家 鐵路軌枕專用錨固劑
地鐵、軌枕專用道釘錨固劑 環保型干粉錨固劑廠家 北京道釘錨固劑廠家 華千干粉道釘錨固劑

詳情致電:18611150701劉經理 網址:www.xinyishiji123.com
SP預應力空心板生產技術是采用美國SPANCRETE公司技術與設備生產的一種新型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該板采取高強低松弛鋼絞線為預應力主筋,用特殊擠壓成型機,在長線臺座上將特殊配合比的干硬性混凝土進行沖壓和擠壓一次成型,可生產各種規格的預應力混凝土板材。該產品具有表面平整光滑、尺寸靈活、跨度大、高荷載、耐火極限高、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及生產效率高、節省模板、無需蒸汽養護、可疊合生產等特點。但價格較高。
說到高強灌漿料,相信了解過我們網站資訊的朋友一定不會目生,但是大家知道怎樣解決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的防腐灌漿料工地實驗題目嘛?感愛好的朋友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高強無收縮1方需要多少灌漿料灌漿料的防腐題目解決措施如下:1、根據建筑類型和地下地上侵蝕類型,選用耐酸或耐堿的骨科/其中二氧化哇含量較高其耐酸機能越好,如常用的花崗石、玄武石和石英巖等耐酸性較好的石料,氧化鈣、氧化鎂含量高親愛見機能好,如白云石、石灰石和大理石等;2、加厚鋼筋保護層。有侵蝕地下部位的保護厚黃岡灌漿料度應比設計加大5-15mm,以抵擋外部較長時間的腐蝕。結構外部采取涂刷包裹防腐;3、涂層防腐。在灌漿料結構表面涂刷耐侵蝕涂?
起步階段為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我國衛生潔具行業剛起步,本土衛浴企業主要依靠手工作坊方式生產,產品種類單一、生產效率低下,主要服務中低端市場。科勒和TOTO等外資品牌,依托自身的品牌和技術優勢,向高檔賓館、寫字樓及住宅供貨,迅速占領了高端市場。
【中國建材網】9月12日,工信部為貫徹落實《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做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印發了《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以及《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新材料應用示范的風險控制和分擔作出制度性安排,突破新材料應用的初期市場瓶頸,激活和釋放下游行業對新材料產品的有效需求,對于加快新材料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促進傳統材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