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尾氣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應用范圍:對于不同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尾氣采取相應的工藝組合,能將二氧化碳含量只有60%以上的工業CO2廢氣回收提純到國家工業級、食品級氣體標準的二氧化碳,其經濟價值亦相當可觀。
本裝置也適應用于酒廠、酒精廠、化肥廠、石灰窯廠、沼氣尾氣及一些化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同時也適用于二氧化碳井口氣的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的用途:用于焊接、食品、香煙、醫療、油田等行業外,更多的使用是把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來轉化利用。
處理能力:
300-25000m3/小時
工藝技術方案
本回收裝置由冷卻緩沖、過濾、壓縮、干燥、預冷、制冷、貯存等單元組成,用于回收尾氣等廠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二氧化碳,并將其純化以供使用。
1)冷卻緩沖穩壓過程
高溫二氧化碳原料氣體先經水冷后進緩沖罐穩定氣體壓力,同時也起到分離作用。然后進入二氧化碳壓縮機加壓冷卻從而進行脫水。
2)粉塵過濾
由于原料氣里有少量粉塵,對后道工序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須通過絲網過濾器過濾脫除粉塵,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
3)壓縮與冷卻過程
來自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壓縮機(帶有中間冷卻及末級冷卻),二氧化碳經三段壓縮冷卻后,在壓力2.5MPa,常溫狀態下去下游繼續加工處理。
4)干燥與過濾
經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進干燥器,二氧化碳從上部進入分子篩床,二氧化碳經分子篩床層吸附脫除其中的水分;干燥器為切換操作,即當一臺處于8小時的吸附狀態時,另一臺則處于再生冷吹狀態,再生氣為低壓殘氣,來自后續工段的低壓常溫殘氣經電加熱器加熱后,從再生床的下部通過分子篩床層,加熱脫除分子篩中被吸附的水分雜質,經再生,以備再次轉入到吸附狀態。
5)冷卻與精餾過程
經前述壓縮凈化處理的原料氣進預冷卻器的管內,在此原料氣被管外來自殘氣總管的低壓殘氣冷卻之后在液化器中被管外蒸發的R717繼續冷卻冷凝,進二氧化碳精餾塔,在塔內利用精餾的方法脫除原料氣流中的不凝氣體等雜質,在再沸器得到液體二氧化碳產品,產品再經節流至1.7MPa,溫度約-25℃去原裝置產品貯罐,塔釜的熱源為來自冷凍系統冷凝器上部抽取的氣體,為塔頂回流冷凝器提供冷源的是節流后的液體氨,控制塔底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工業級為前提,未被冷凝的,含不凝氣雜質的氣體則從冷凝器頂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節流為低溫殘氣去冷卻器回收冷量。
6)產品貯存
來自再沸器塔釜的液體二氧化碳經液位調節閥減壓至壓力1.7MPa,溫度約-25℃后去二氧化碳貯罐,由于來自再沸器的液體經節流后必然產生少量氣體,這部分氣體連同在貯存過程產生的蒸發汽體一并從罐頂上部的出口管排出,并經壓力調節閥減壓成低溫殘氣去殘氣總管,在冷卻器中回收冷量。
注:本裝置也根據客戶需要回收尾氣中的有用氣體,并能在分離的同時把產品液化,方便貯存和運輸。
-----------------------------------------------------------------------------------------------------------------------------------------------------------------------
目前,再生資源回收的行業網200000年,超過10000的回收加工企業,員工1500萬人。在許多地區,可再生資源產業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自2008年以來,我國再生資源使用超過2億噸,已成為資源供應,總在中國的主要部分。行業面臨著日益明確的現實是:在首都的干預,PPP推出市場,環保企業根據公司的性質,管理背景,能力是分成兩個不同的組。日益強烈的市場新國有企業特殊的資源和強大的力量在發展速度,從環境保護、中小企業和環保企業的立足點。后者的市場空間也明顯的壓縮,并直接反映在這類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和其他金融數據增長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將環境保護,中小企業尋求增長,甚至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對于這些在首都和弱企業的特殊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的nichemarket,也許是破碎的有效策略之一。大部分汽車市場就直接下了生產線,各種配件和材料沒有釋放的有害氣體和氣味,安裝在汽車塑料零部件,地毯,汽車墊,沙發如果不是按照嚴格的環境要求,如空氣污染將直接導致汽車。結合外全部不合格,當時汽車空氣凈化器市場上成為凈化器。這一系列的積極趨勢,也受益于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規。據悉,美國環境保護署去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于培養管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觀點,提出了促進生態和環境保護市場空間有效地釋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程序輸出值50多個數十億的環保企業。在更為嚴酷的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也快速的要求明確提出促進節能和環保產業。基于風數據統計發現,整個市場包含了環保、低碳、綠色和美麗的公開發行的話,總共44(各種分享單獨統計,包括索引類型)。7月17日,44個環境主題類僅僅三個月平均約5.5%的凈回檔位。其中,三個月的凈價值實現正增長的環境保護有13個,總數不到百分之三十。擺在產業人面前的一個愈發清晰的現實是:在資本大量介入、PPP鋪開的市場下,環保企業已經依據公司性質、資方背景、能力分為了涇渭分明的兩個群體。愈發強勢的市場化新國企憑借特殊的資源和強大的實力在發展速度上,已與中小環保企業和民資環保企業拉開身位。后者的市場空間也被明顯壓縮,并直接反映在這類企業出現的營收和利潤等財務數據增長乏力的現象上。在此背景下,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將成為中小和民資環保企業謀求增長,甚至企業存續的關鍵。對這些在資本和特殊資源方面占弱勢的企業而言,尋找到適合自身的nichemarket,或許是有效的破局戰略之一。大部分汽車下了生產線就直接市場,各種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氣體和氣味沒有釋放,安裝在車內的塑料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如果不按照嚴格環保要求,會直接造成車內的空氣污染。加上車外整體不達標,一時間車載空氣凈化器成了凈化器市場上的。而這一系列利好趨勢,還要得益于多項政策法規的推動。據悉,、環保部于去年9月聯合印發《關于培育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要推動生態環保市場空間有效釋放,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計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在《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的要求。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全市場包含環保、低碳、綠色以及美麗字眼的公募共44只(各類份額分開統計,包含指數型)。截至7月17日,44只環保類主題三個月以來凈值平均回撤約為5.5%。其中,三個月內凈值實現正增長的環保有13只,占總數比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