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EN47合金鋼管
(合金鋼)元素性能一覽表:
碳(C):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0%。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性。
硅(Si):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用于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有提高腐蝕性和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于電器工業做矽鋼片。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
錳(Mn):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0.50%。在碳素鋼中加入0.70%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如16Mn鋼比A3屈服點高40%。含錳11-14%的鋼有極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錳量增高,減弱鋼的腐蝕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硫(S):硫在通常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差,降低耐腐蝕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優質鋼要求小于0.040%。在鋼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稱易切削鋼。
————————————EN47 碳素結構鋼———————————
EN47
牌號:EN47
特性及應用:
EN47特種鋼,英國特種鋼
化學成分:
碳 C:0.46-0.54;
硅 Si:0.10-0.35
錳 Mn:0.60-0.90;
磷 P:≤0.040;
硫 S:≤0.050;
鉻 Cr:0.80-1.10;
釩 V:≥0.15
(((((((((((((())))))))))))))
國內外對合金鋼的分類,有哪些不同之處?
現貨EN47合金鋼管
我國在合金鋼的分類上,近年來雖努力向國際通用標準靠攏,但還有下列很多不同之處:
(1)隨著特鋼向“特”、“精”、“高”發展,向深加工方向延伸,特鋼的領域越來越窄。美國特鋼協會將特鋼定位在工模具鋼、不銹鋼、電工鋼、高溫合金和鎳合金上。日本把結構鋼和高強度鋼回并在特鋼范疇。隨著我國普鋼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工藝進步,特鋼企業的產品領域也在縮小,2005年普鋼企業已生產特鋼產品總量的1/3以上。
(2)國外的低合金鋼,實際上是我們所熟悉的低合金高強度鋼,屬于特殊鋼范疇,在美國稱為高強度低合金鋼(HSLA-Steel),俄羅斯及東歐各國稱為低合金建筑鋼,日本命名為高張力鋼。而在國內,以前把低合金鋼劃進了普鋼范圍。概念上的區別導致在產品質量上的差異。在名稱上也幾經變化,如低合金建筑鋼、普通低合金鋼、低合金結構鋼,至1994年叫做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l-94)。到目前為止,從發表的資料文獻來看,低合金鋼的名稱仍然隨著國家、企業和文獻作者而異。
(3)低合金鋼與碳素鋼、低合金鋼與合金鋼之間,明確劃分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國外,20世紀50年代曾給低合金鋼下過定義,總的意思是,凡是合金元素總量在3%以下,屈服強度在275MPa以上,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耐腐蝕性,以型、帶、板、管等鋼材外形,在熱軋狀態直接使用的軟鋼的替換品,都統稱低合金鋼。在技術發展進程中,低合金鋼不論在合金含量、性能水平和交貨狀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我國,低合金鋼是一個更加籠統的鋼類,鋼材品種不僅含有低合金焊接高強度鋼,還包容了低合金沖壓鋼、低合金耐腐蝕鋼、低合金耐磨損鋼、低合金低溫鋼,甚至還納進了低、中碳含量的低合金建筑鋼和中、高碳含量的低合金鋼軌鋼。我國對低合金鋼的分類具有中國特色,但帶來的一個題目是缺乏與國外統計數據的可比性。
((((((((((((((((((((((((((((((((()))))))))))))))))))))))))))))))))))
合金元素作用有三個方面:
①增大鋼的淬透性。淬透性是指鋼淬火時,從表層起淬成馬氏體層的深度,是取得良好綜合性能的主要參數。除Co外,幾乎所有合金元素如 Mn、Mo、Cr、Ni、Si和C、N、B等都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其中
Mn、Mo、Cr、B的作用最強,其次是Ni、Si、Cu。而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如 V、Ti、Nb等,只有溶于奧氏體中時才能增大鋼的淬透性。
②影響鋼的回火過程。由于合金元素在回火時能阻礙鋼中各種原子的擴散,因而在同樣溫度下和碳素鋼相比,一般均起到延遲馬氏體的分解和碳化物的聚集長大作用,從而提高鋼的回火穩定性,
即提高鋼的抗回火軟化能力,V、W、Ti、Cr、Mo、Si的作用比較顯著,Al、Mn、Ni的作用不明顯。含有較高含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W、Mo等的鋼,在500~600℃回火時,析出細小彌散的特殊碳化物質點如V4C3、Mo2C、W2C等,代替部分較粗大的合金滲碳體,使鋼的強度不再下降反而升高,即出現二次硬化(見回火)。Mo對鋼的回火脆性有阻止或減弱的作用。
③影響鋼的強化和韌化。Ni以固溶強化方式強化鐵素體;Mo、V、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既以彌散硬化方式又以固溶強化方式提高鋼的屈服強度;碳的強化作用最顯著。此外,加入這些合金元素,
一般都細化奧氏體晶粒,增加晶界的強化作用。影響鋼的韌性因素比較復雜,Ni改善鋼的韌性;Mn易使奧氏體晶粒粗化,對回火脆性敏感;降低P、S含量,提高鋼的純凈度,對改善鋼的韌性有重要作用(見金屬的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