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聯系電話150-9477-8561程經理152-6306-5987
公司秉承“引領生能源產業,打造綠色燃料生產基地”的理念,以“不斷摸索前進,創新發展”的企業經營方針,開拓市場。以產量和市場的認同。為配合提倡的節能減排,愿與一切愛好環保的朋友結為伙伴,來共同實踐綠色低碳生活,以完善的服務合作客戶的認可。公司熱忱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
本公司生產的顆粒主要以木屑、鋸末為原料。生產紅木顆粒、白松顆粒、雜松顆粒,生壓塊、模板顆粒等,也可按照客戶要求生產相應的顆粒燃料。
生顆粒燃料是新一代清潔無污染鍋爐燃料,具有充分、不冒煙、成本低,環保等特點,也是我們的藍天白云工程的一代寵兒。合理利用廢棄木屑,秸稈圧縮成形。
龍虎網訊只需幾粒的納米材料,一杯渾濁不堪的化工污水不到半小時就清亮,更難想象的是,從化工污水里”抓”出來的有機原料能變廢為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是南大工程系主任、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當選省青年科技之星的潘丙才和他的研發團隊創造的奇跡。記者了解到,早在10年前,潘丙才博士還沒就嘗試創業如今,這家公司年產值已近億元。初次產業合作,企業賺2000多萬,才給了8萬元技術轉讓費潘丙才是浙江才子,1993年,本來是保送北京大學經濟系,但他卻選擇學理工科,并”誤打誤撞”進了南大的環保專業,1997年繼續攻讀研究生,師從工程院院士張全興。”我們做工程,下工地是常事,有時候指導工人安裝施工管道,自己也光著膀子一起干。”潘丙才說,1998年,無錫啟動”零點行動”,太湖流域未達標企業一律關閉。當時,蘇州林通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急匆匆找到學院:因為生產一噸產品要排放15噸的廢水,排放不達標,面臨被關閉的危險。通過對樣本進行分析研究,潘丙才發現,這些廢水里含有豐富的2萘酚等有機原料。于是他花了一個月,設計了一套納米孔徑吸附樹脂水處理裝置,不僅讓這家企業廢水排放順利達標,一年還分離出1500噸的有機原料,價值2500萬元。這是潘丙才參與的個產業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