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歡迎光臨】烏魯木齊排水板/塑料格柵廠家烏魯木齊【集團歡迎您】供應熱線157-5384-1188
公司專業生產排水板、土工布、植草格、塑料盲溝、土工膜等土工合成材料,產品型號齊全,顏色可按照客戶需求定制。公司坐落于山東泰安泰山腳下,歡迎來廠考察訂購!廠家常年全國招商,是一家及研發、生產、批發、零售三維一體的土工合成材料專業生產廠家。我廠多年與物流公司合作所以發貨更可靠,免費發放樣品購買更有保障,到貨驗貨后再付全款,購買更安心。歡迎聯系157-5384-1188 產品零缺陷,客戶100%滿意。 
山西省山陰縣馬營莊鄉驛澤奶牛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史是中國奶牛養殖模式變遷的一個縮影。從家家養牛,戶戶送奶的庭院養殖;到分戶散養,集中送奶;再到集中入小區,分戶散養;最后到以牛入股,集約化經營,馬營莊鄉的奶農們走過了一條看似曲折卻又必然的道路。在奶牛存欄大幅增加、鮮奶產量大幅提高,養牛收入大幅增加這樣一組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后,其實是管理技術提升、生產效益提高的內核轉變,這也許才是驛澤奶牛專業合作社成立的意義所在。
張秀畢,49歲,馬營莊鄉故驛村村民,現在的身份是驛澤奶牛專業合作社股東,獸醫團隊負責人。張秀畢20歲于山陰縣古城乳業的牛場上班,后來又經歷了自己養牛、配牛、販牛,最后以牛入股合作社,與牛結緣30年的經歷和親身體驗,談起驛澤奶牛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史,顯然他最有發言權。
他可以把故驛村養牛歷史追溯到30年前,那時候村民養牛都在自家庭院里飼養,當時每家都有個一兩頭奶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8年,原始的養殖模式無法適應奶業現狀,奶牛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時的村黨支部書記李寶發聯合六位奶農發起成立了奶牛專業合作社,希望把大家組織起來,實現奶牛養殖的規模化經營,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投資680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150畝的奶牛養殖園區。建有牛舍22幢,7500平米,干草房800平米,飼料房500平米,產房100平米,病牛隔離區200平米,青貯窖6000平米,并建成管理辦公用房50間,現代化擠奶廳2座。
園區建成后,吸引了90多戶奶農入駐,當時采取的是園區養牛,分戶經營的生產方式,實現了人畜分離,規模經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飼養水平。但這樣的形式只持續了三年,由于依然是分戶飼養,沒有實行真正的統一管理,弊端顯現,已經很難適應奶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新形勢。于是,在2011年,園區中的幾位養殖大戶又帶頭搞起了股份制改革,奶農以每頭奶牛折價8000元入股,身份置換成了合作社股東,這樣園區就能實行統一飼草、統一飼養、統一預防、統一管理以及集約化經營、牧場化管理等現代化奶業管理方法也得到了充分運用,合作社在機械化程度、生產效率和鮮奶質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據張秀畢介紹,入社的股東人數已經從最初的9戶擴大到了15戶,奶牛存欄由2011年時的470多頭發展到了1300多頭,日產鮮奶17噸多,奶牛單產在32~34公斤,共有員工50多名,在他管理下的獸醫組成員就有6人。股東每股增值20%以上,每頭奶牛的年純收入平均提高25%以上。可以說,股份制的經營模式讓曾經沉寂的馬營莊鄉奶牛養殖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